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1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有企业规模和行业分布的国际比较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9-25 12:59:1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9-26 11:17 编辑

张春霖:各国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情况如何 (上)

http://www.thuisoe.tsinghua.edu.cn/info/ktcg/317



虽然中国无疑是当今世界的国有企业大国,但国有企业肯定不是一个“中国现象”。那么在全球范围内,国有企业的规模和行业分布是个什么情况?在为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开展的一项课题研究中,我对这个问题做了一些探讨。具体来说,我把能收集到的数据归集到了一个数据库,试图回答三个问题。第一,按在产出或在就业中的比重来衡量,国有企业在各国经济中的规模有多大?第二,在哪些行业中国有企业的地位最为突出?第三,各国的国有经济在行业之间是如何分布的?详细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比较》2023年第1期(本文所用数据均出自于此),以下是一个概要的介绍。

一、国有企业的规模

关于国有企业在产出或就业中的比重,我一共收集到了66个经济体的数据,其中14个有产出数据,57个有就业数据,5个二者皆有,时间都在21世纪10年代。在14个有产出(国有企业的增加值或销售收入占GDP的比重)数据的经济体当中(图1),国有企业在产出中的份额有6个高于20%,其中俄罗斯以36%位居第一,中国和越南分别为28% 和29%,前南斯拉夫三个共和国黑山、波黑和塞尔维亚分别为31%、29和24%。其余8个经济体都低于20%,其中印度为5%。




国有企业一般处于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因而其在就业中的份额一般低于其在产出中的份额。按国有企业就业在非农产业劳动力队伍中的份额,中国的数据估算为15%,俄罗斯为21%。其余13个有数据的转轨经济体的这一指标,有9个低于5%,有3个在5%和15%之间,其中包括塞尔维亚,只有白俄罗斯是一个特例,高达50%。

在转轨经济体之外,还有16个中等收入经济体和26个高收入经济体有就业数据。这些经济体中国有企业就业在非农产业劳动力队伍中的份额,除了挪威达到12%、马来西亚达到5%,其余40个全部在4%以下,其中不足1%的有20个。

虽然66个经济体的数据只是整个“拼图”的很小一部分,但已经能够说明两个问题。首先,国有企业在非农产业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苏联模式已成历史。当今世界,除了极少数可能的例外,在各国经济中,收入和就业创造的主体已经不再是国有企业而是私营企业,即使中国和俄罗斯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私有化浪潮,国有企业并没有消失。当今世界,所有国家都有相当数量的国有企业,甚至美国都不例外。

二、国家参股企业

观察国有企业在产出和就业中的份额,首先是要说明国家在微观经济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但是,如果把目光仅仅聚焦在“国有企业”,看到的并非完整的画面。这是因为,通常所谓的“国有企业”,仅包括国有全资企业和按不同方式定义的国有“控股”企业,而国家参与企业层面的微观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工具,是国家参股企业,即那些国家在其中仅持有非控制性股份的企业。

把国有(全资及控股)企业和国家参股企业放在一起考虑问题,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把国家作为一个股权投资者来看待。作为股权资本投资者,全资企业、控股企业和参股企业的股权,对国家来说不过是可投资的不同资产类别。这一点对主权财富基金尤其清楚。

如果把视野扩大到国有企业和国家参股企业,目前数据最全面的指标就是上市公司中的国有股权。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于2019年完成的一项研究使用占全球市场2017年底市值90%的10000家最大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这些公司股权价值的14%为公共部门投资者持有。其中近800家公司中公共部门投资者持股超过50%,另外1140家公司中公共部门持股在10%--49%之间。公共部门持股总值达到10万亿美元,其中中央和地方政府占比最大,达56%;然后是主权财富基金、公共养老基金和国有企业。当然,这部分地是因为,就这些公司所属的经济体而言,57%来自中国,但其他经济体合计也达到43%。

三、关键行业中的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在产出和就业中的份额,反映的是国家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而国有企业在各行业中的份额,则反映国家在该行业的经济活动中的参与程度。遗憾的是,行业层面的多国数据非常稀缺。世界银行和自然资源治理研究所(National Resource Governance Institute,总部设在纽约的非政府组织)的两个数据库分别提供了关于银行业和石油天然气行业比较全面的数据,其他行业的数据则比较零散。

就银行业而言,世界银行的数据库包含了21世纪10年代134个经济体银行业资产中国有和外资银行所占比重的数据。这些数据以及来自中国监管当局的数据显示,按银行业资产中国有银行占比,虽然中国以77%高居第一,但很多其他经济体的这一指标也都比较高,比如印度为68%,埃塞俄比亚为67%,俄罗斯为59%,巴西为49%,越南为47%,连德国也达到37%。但这只是情况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的情况是,在多达35个经济体中,这一指标为零,即完全没有国有银行。这种情况不限于高收入经济体,转轨经济体和中、低收入经济体中,都有相对一部分完全没有国有银行。

进一步分析数据可以看到,银行业资产中国有份额的巨大差异应该是与外资相关的。如果把国家所有和外资所有的数据像图2那样放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很多经济体中国家所有的低比重是和外资所有的高比重相联系的(分图 2. A)。把两个比重加在一起(分图2.B),在119个经济体的银行体系中,国家所有加外资所有占比达到100%、没有给内资非国有银行留下任何市场空间的有11个,占比50%--99%的有65个。只有在25个经济体中,二者合计的份额小于30%,也就是说,给内资非国有银行留下了大于70%的市场空间。







银行业之外,国有企业在全球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主导地位是最为突出的,这些国有企业被称为“国家石油公司”(national oil companies)。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2018年,国家石油公司控制了全球已经证明的和可能的(proven-plus-probable)石油储量的66%。就产量而言,国家石油公司在2018年石油产量中占比近60%,在天然气产量中占比约55% ;此外还拥有约40%的炼油和液化设施。

国家石油公司通常在其母国也居于主导地位。但是,没有国家层面的数据说明各国国家石油公司和私营石油公司在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相对份额。一个近似指标是根据自然资源治理研究所数据库的数据计算得出的国家石油公司的石油天然气产量与其母国的石油天然气产量之间的比例。按此计算,在42个有数据的经济体中,国家石油公司在母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产量中占比超过50%的有32个,其中超过100%(部分产量来自海外)的有11个。

中国和印度的国有企业在全球煤炭行业也居于重要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在2019年全球产量中占比46%;而按销售收入计算,国有企业在中国煤炭行业占有75%的份额,对全球产量的贡献为34.5%。印度作为第二大煤炭生产国,2019年贡献了全球产量的9.8%,而其全国产量的83%来自一家国有企业,印度煤业(Coal India Limited),这也是全球最大的煤炭企业。另外两家印度大型煤炭国有企业贡献了全国煤炭产量的12%。

电力行业国有企业的地位也比较突出,尤其是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的输电和配电环节。私营投资者的参与主要发生在发电环节,但即使在这里国有企业也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17年,在中东北非、撒哈拉以南非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国家,50%--70%的发电能力是由国有企业运营的。世界银行2020年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指出,1990年以来,私营部门在发展中国家新增发电能力中贡献了40%,说明公共部门投资和国有企业在发电能力增长中仍然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其他行业的数据过于零散,很难具有全局性意义。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印度和俄罗斯,国有企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大体都在20%左右:在中国,国有企业在2017年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18%;在印度,中央国有企业在2017-2018财政年度制造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为21%;在俄罗斯,国有企业在2017年制造业总就业中的比重为23%。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调查显示,一些较为不发达的转轨经济体的制造业中国有企业的占比可以高达60%或70%,但在多数中欧和波罗的海转轨经济体,这个比例低于10%。

四、国有经济的行业构成

国有经济的行业构成反映的是一个经济体的国有资本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配置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决策当局的优先次序。当然,很多经济体其实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国有企业,很难称得上“经济”。这里一并使用“国有经济”这个名词,完全为方便起见。

关于国有经济的行业构成,迄今最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之一是OECD于2017年发布的一个报告。该报告汇总了35个OECD成员国和4个非成员国(不包括中国)的数据,发现国有企业高度集中于网络型产业(network industries)。电信、电力和煤气、交通运输和其他公用事业(包括邮政)在这些经济体全部国有企业股权价值中占50%,就业人数中占70%。在这些行业中,电力和煤气占比最大,占全部国有企业股权价值的21%和就业人数的近10%。网络型产业之外,最大的是金融行业,占全部国有企业股权价值的26%,就业人数的8%。

但是,这个结果反映的是39个经济体合并在一起的国有经济的行业构成,而合并的数据可以掩盖国别差异。例如,合并的数据显示国有企业集中于网络型产业,并不等于说每个经济体的情况都是如此。观察每个经济体的情况,需要看国别数据。以OECD的数据为基础,我从其他来源收集数据,找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48个经济体的数据。分析它们的情况,大致可以归为五种。

第一种是网络型产业主导。这种情况包括25个经济体,其中OECD定义的网络型产业(电力和煤气、交通运输、电信、其他公用事业)占这些经济体国有企业股权价值(葡萄牙以产出计算)的50%以上。这些多数(25个中有18个)是高收入经济体,包括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6个转轨国家也在这一组,包括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共和国、三个波罗的海国家(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以及克罗地亚,此外还有作为中高收入国家的土耳其。

第二种是金融主导,包括4个经济体,其特点是金融行业在国有经济的构成中占据突出地位。第三种是能源采矿主导,包括5个经济体,其国有经济构成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能源或采矿行业。第四组是制造业主导,包括4个经济体,其国有经济中制造业都占有重要地位。最后一种情况是全面配置,包括9个经济体,即国有经济在各关键行业都有配置,分布相对比较均等。虽然多数发达经济体都在第一组,但也有一些例外。例如,荷兰的国有经济中金融行业占比就高达72%,而法国的国有经济中制造业占比为47%。

与各国比较,中国国有经济的行业分布相对比较均等,其原因是中国国有企业遍布几乎每个行业。虽然如此,金融行业以24%的份额仍然超过其他行业成为国有经济的最大构成部分。随后是《中国财政年鉴》所称的“社会服务”行业,在国有企业股权价值中占有18%的份额。但是,这个定义比较含糊的行业分类很可能包括了一些国家投资工具,例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政府引导基金。所以,国有经济中金融行业的份额,可能比统计所显示的还要高。

五、结语

近年来,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内的很多研究都确认国有企业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中继续扮演着合理而重要的角色,无论从地理区域还是从发展水平来看,都是如此。虽然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历了多轮私有化浪潮,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于当今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尽管如此,依据有限的数据进行的分析表明,国有企业在多数国家的经济中已经不再是收入和就业创造的主体,而且其规模、行业分布和所扮演的角色有很大差异。

国有企业不是一个中国现象,但中国无论就国有企业的规模还是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而言都是独一无二的。中国的国有企业在2019年全球GDP中占有4.5%的份额,而俄罗斯、塞尔维亚、越南和印度的国有企业加在一起的份额不足1%。虽然没有数据,但其他国家的份额应该更低。就国有企业的角色而言,多数发达国家和很多转轨国家的国有资本配置的优先领域是公共服务,而中国的国有企业则以绝对优势控制着金融、能源、交通等关键行业。虽然如此,中国的独特性也不是无限的。在另外一些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差别也没有那么大。例如,就国有企业在产出和就业中的比重而言,中国和其他大型转轨经济体很接近;国有企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也与印度和俄罗斯相当。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9-25 13:01:25 |只看该作者
14个经济体中国有企业规模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3-9-25 13:02:19 |只看该作者
银行业资产中国有和外资份额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23-9-25 15:43:35 |只看该作者
这倒是有利的反驳了阳和平的“国有资本崛起”,中国除了行业特殊性质比如通信能源金融行业造成的国有占比高以外其它行业的国企占比已经非常低了,而且即使是这些国有占比高的行业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对比也算不上什么特例。应该来说通信能源金融这些行业都是辅助生产的行业,就中国资产阶级在国际交换中以出口低端制造业的半外围特性,所谓的国有企业国有经济本质上仍然是在为这些从事出口的私企民企服务,与右派自由派所说的“国进民退”、“国企剥削私企”完全相反。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23-9-25 15:52:21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外资的占比情况如何,之前网上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28个关键行业其中21个被外资控制了。如果真的如此,那除了阳和平的国有资本崛起要破产以为小粉红的强国梦也要破产,强到产业都被人控制了那也是讽刺。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6#
发表于 2023-9-26 11:01:09 |只看该作者
爱琳娜 发表于 2023-9-25 15:43
这倒是有利的反驳了阳和平的“国有资本崛起”,中国除了行业特殊性质比如通信能源金融行业造成的国有占比高 ...

赞同你的观点,顺带提一下通信行业的一个现象:电信、移动这些国企巨头在技术水平方面真的惨不忍睹,连个基站都要靠私企比如华为之类的技术支持,甚至整套都是华为提供的。

点评

李方舟  官僚资产阶级无能!  发表于 2023-9-26 13:12:5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8 02:35 , Processed in 0.02455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