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6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中全会前的博弈:改革听谁的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20:2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三中全会前的博弈:改革听谁的 ( 作者:温故er知新)

【摘要】: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李克强为总理的国务院,在如何深化改革问题上有严重分歧,这种政治博弈,在三中全会前表现明显。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临,据悉此次会议将就下一步如何深化改革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届时将出台一揽子深化改革方案。目前,举国上下,人们都在热议改革。是的,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摸着石头过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可问题是到底怎么改,往哪个方向去改,就成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了。
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因此,经济体制改革的走向,也决定和代表着未来中国的政治走向。经济体制改革到底会朝着哪个方向去走,毋容置疑,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命运,这就要求在改革思路和改革大方向问题上,在顶层设计的大方针和大战略上,作为制订改革总路线的党中央和担负设计改革蓝图的国务院,要保持高度统一和高度一致。

然而,笔者通过舆情分析,却发现党中央和国务院在经济改革领域,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三中全会将至,这种党政不同调的出现,证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以李克强为总理的国务院之间,还存在着严重分歧。也预示着在不久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期间,政治博弈可能还会依然继续。

众所周知,改开三十多年来,尤其是在胡温执政的这十年里,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战略的制订方面和经济宏观政策的推出方面,总会出现一个人的身影,这个人就是被称为经济“国师”的厉以宁。现任全国政协第十一届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厉以宁,曾是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现任国家副主席李源潮的博士生导师。因此,时下所称的“克强经济学”,也应该是从厉以宁的经济学理论中脱胎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厉以宁还担任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公开资料显示: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是集中经济研究领域高端人才并广泛联系各方面经济研究力量的综合性社团组织,有“中国最高级别智库”之称。由于国家发改委隶属国务院,因此,如果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有着国务院的背景,一点都不为过。

如此说来,不管从师生承传,还是从部门隶属关系方面来讲,厉以宁的对外言论,特别是在在经济政策方面的表态,包含着总理李克强的个人观点,甚至带有国务院的某种意味,都在情理之中,也是显而易见的。

临近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的9月26日,厉以宁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发表了一个有关“深化改革”的演讲,后被整理成文章,在大陆各大媒体刊出。由于厉以宁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此标题为“厉以宁三中全会前谈经济改革:涉土地改革等8个问题”的文章,被诠释为给三中全会的经济改革策略定调,为其得意门生李克强的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吹风。
如何在经济体制方面进行深化改革,厉以宁在演讲中涉及到了经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企业转型、城镇化、土地改革等诸多问题,尤其以土地改革的论述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多少年来,土地改革,也即农村集体土地的权属确认,说白了,就是农村集体土地的私有化问题,一直让高层争论不休,也让民间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土地权属的确认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三农经济的振兴。而反对者却认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集体土地的私有化,会造就一批新兴地主,会迅速拉大农村的贫富差距,而农村贫富差距的拉大,必将会给中国带来极不稳定的社会因素。

厉以宁在演讲中大谈农村土地确权(土地私有化)的好处,大谈“家庭农场”(其实就是大地主经济)的好处,大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其实就是农资股份制)的好处,被认为是替“克强经济学”之农村篇背书,为爱徒李克强的农地改革造势。

十月九日,国庆假期结束的第二天,也即厉以宁有关“改革论述”见诸报端的第十一天,由中共中央机关主办的《求是理论网》,在其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组系列文章,总标题为:为什么我国实行土地私有化是有害的。分标题分别为:中国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创新研究;农村土地私有化能解决当前利益矛盾吗;为何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求是理论网》将此组批判农村土地私有化的系列文章在头版头条一直保留了六天,于十月十五日才取消了加精置顶,由此可见其对农村土地私有化的深恶痛绝和反对私有化的坚决态度。
《求是理论网》的前身是《红旗杂志》,曾经是中共文宣的三大阵地之一(两报一刊)。毫不夸张的讲:《求是理论网》是中共中央的正宗喉舌,无疑代表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有政治观点和治国理念。

今次《求是》以系列文章重拳敲击农地私有化,可见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农地私有化的反对态度是异常坚决的。
然而,政治博弈从来就是斗争和妥协的有机统一,博弈的结果取决于双方的力量对比。届时农地私有化是否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揽子方案出笼,我们将拭目以待。

以上舆情分析足以证明,在农地私有化问题上,抑或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问题上,甚至在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是步调不一致的,甚至在有些方面是截然相反的。

离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仅剩月余,然而党政之间在改革问题上的分歧却如此之大,由此证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和以李克强为总理的政府之间不睦有隙。也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上任伊始的总书记习近平还尚未完全操控大盘。“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这句话暂时还是一句空话。习近平在党口可以尽情挥洒,而在政府管理层面却影响力非常有限。

改革迫在眉睫,改革刻不容缓,然而,党政却步调明显不一致,改革该听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5 21:18:41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篇文章,想起了“习近平指着自己身边一位身材高大、有着学者风度的助手对Tom Donilon 说:这是刘鹤,他对我非常重要。”
既然已有2把手的 “李克强经济学” 治国,老大为何还对老米高官放此话?
转来让诸位猜谜,哈哈。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03:57 , Processed in 0.04472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