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68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扒土堆的游戏与自掘坟墓的私有化改革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22:54:4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扒土堆的游戏与自掘坟墓的私有化改革


时间:2013-11-02 14:58来源:未知 作者:武 兵 点击: 444 次



     最近,北京电视台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打狗棍》,吸引了许多观众。此剧的主体思想是反对日本侵略我国,反对鸦片毒害人民。剧中的主人公戴天理,是热河地区丐帮帮主,号称“大杆子”。他手上的打狗棍,是帮主权力的象征,打狗棍上刻的“保家、卫国、兴邦”六个字,是这个丐帮的宗旨。
     谈到大杆子和打狗棍,笔者就想起儿童时代在家乡玩的一种小游戏,叫扒土堆。玩法是:堆起一个小堆土,如坟状,在土堆的正中间插上一根小木棍,或是一节高粱杆,然后围在周围的几个小朋友如同“击鼓传花”那样,轮流着从土堆上扒拉下一点土来,每人一次,循环往复,就这样,你一下,我一下,维护小木棍不倒的小土堆在逐渐缩小,最后,小木棍倒在谁的手里,谁就是输家,谁就要受罚。所以,小伙伴们在扒拉土的时候,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小木棍倒在自己的手里。虽然这个小游戏,只是一种玩耍,但这个小游戏也有一些哲理,如果说有墙倒众人推之说的话,那么这个小游戏就是棍倒众人扒了。最后扒拉倒小木棍的自然是倒霉的输家,但其它所有参加扒拉土堆的人,也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后来,长大了,参加了革命,读了马列毛著作,学了点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联想到小时候玩的这个小游戏,对这个因果关系的哲理就更加理解了。其实,这个小土堆与小木棍的关系就好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小土堆好比是经济基础,小木棍好比是上层建筑。土堆被扒拉没了,小木棍能不倒吗?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一样。诚然,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并非是小土堆和小木棍那样简单机械的关系,而是一种辩证的关系,既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有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和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笔者联想到时下的改革开放,其实也存在游戏中小土堆与小木棍的关系,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毛主席给我们留下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这样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马列毛主义为指导的“思想上层建筑”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上层建筑”。现在这个经济基础怎么样?上层建筑又怎么样?我们不妨再用扒土堆来比喻和说明吧。
     现在公有制经济这个土堆,在毛主席逝世后这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经过几届班子的扒拉,维护上层建筑这个小木棍的土只有整个小土堆的五分之一左右了,轮到这届新班子扒拉土的时候,小木棍早已歪歪斜斜、摇摇欲坠了。最后,这个小木棍会倒在谁的手里,就不难预见了。然而,这最后一批扒拉土的“改革精英”们,似乎根本就不在乎小木棍倒不倒,输不输,输在谁手的问题,他们正在以“壮士断腕”的气魄,号召国人“攻坚克难”,并且提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决心大干一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已经有了7次三中全会,每次三中全会都要决定狠劲地扒拉一下公有制的土堆。新的一次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已是山雨未来风满楼。高层不断地放出经济改革要有“大动作”的风声。一把手称,下个月的三中全会“将开启深远的经济变化”。四把手在一个会议上坚称,“这一轮改革在它的广泛程度和强度上将是史无前例的。”主流报纸刚刚公布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向三中全会提交的所谓《383改革方案》(外媒调侃说:383的谐音是不祥之兆:散吧散!)这个方案,将把公有制仅存的土地、石油、交通、金融、电信、国防工业、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决定国家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全部实行私有化,并且要请外国资本介入。看来,“改革精英”们非要把小木棍周围的土扒拉干净,让小木棍彻底倒地才会罢手不可了……
     是愚昧吗?是无知吗?是疯狂吗?是背叛吗?是反动吗?是卖国吗?反正大凡还有一点爱国心的国人无不感到震惊和忧虑,无不叹息声声。无产阶级科学家钱学森同志的话最具代表性:“丢掉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美国和西方国家则不这么看,他们幸灾乐祸,高兴得很!几乎所有中国的敌对国家,都在一旁充当中国改革开放的拉拉队:干得好啊!再加把劲吧!可不能半途而废啊!美国的财政部长鲍尔森当得知中国当局将要深入改革开放的表态后,大喜过望,禁不住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赞美“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景比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好!”“公众的期望比任何时候都高!”(摘自2013年10月7日参考消息)
     危险啊!中国危在旦夕!凡有识之士无不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捏着一把汗。一个要把公有制经济基础改变为私有制经济基础的共产党,无异于自掘坟墓,自取灭亡。这样的“共产党”还是共产党吗?不是了,他们是假共产党。不过,假共产党的折腾、失败与灭亡,虽然是注定的,是不足惜的,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它们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把真共产党给毁了,不仅毁了真共产党的领导权,而且还毁它的名声,更毁了社会主义制度,致使中国社会主义进步事业倒退了几十年,并且还将倒退下去一段时间。到了统治者无法再照旧统治下去,被统治者也无法再忍受下去的时候,物极必反,新的革命必然发生,真共产党会领导人民重新恢复社会主义制度,恢复公有制,恢复无产阶级专政。
     上个世纪末,飘扬在克里姆林宫上空的绣有镰刀锤子的红旗落地的时候,卡斯特罗同志曾经说过,戈尔巴乔夫推行的改革政策是自掘坟墓。在这个问题上,卡斯特罗的看法和结论是对的。以史为镜,以苏为鉴,对照起来看,中国修正主义与苏联修正主义所走的路,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在自掘坟墓,不过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而已。
     我国的“改革精英”们在总结苏联改革与中国改革的异同时提到两点。一是激进与渐进的区别。苏联是激进式的改革,中国是渐进式的改革。比较典型的表现是,苏联搞了个500天私有化计划的“休克疗法”,而中国则是“温水煮青蛙”先农村后城市,先放小再放大,循序渐进。其实,这样的分析也不尽然。苏联有激进,也有渐进。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算是激进,但把时间放长到1956年的苏共20大,又是个渐进过程。我国有渐进,也有激进。若从1976年毛主席逝世算起,长达37年,算是渐进,但若从邓小平南巡谈话,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算起,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就把公有制经济减少到28%,把两极分化的基尼系数搞到世界第一,这不能说不是激进。特别是正在紧锣密鼓实施的世界银行帮助设计的《6000天计划》和国务院两个《36条》,又应算是激进。二是,苏联的改革是先政治后经济,而中国则相反,是先经济后政治。从表面上看,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绝对的。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是经济最高表现形式”的观点来看,根本的问题,起决定作用的问题,是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的问题,而在这个根本问题上,无论苏联、中国还是其它原社会主义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被修正主义篡夺了领导权。没有政权的变化,就不会有资本主义复辟的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就中国来说,没有1976年的“10.6”政变,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就不会有经济上的改革开放,就不会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搞到次要地位,也不会有共产党员成为资本家和资本家加入共产党一说。所以,政治与经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截然分开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13-11-2 22:58:30 |只看该作者
     最近,笔者重温了郑天翔同志2009年纪念建国60周年的文章,他说:“公有经济为主体是底线,这个原则决不能丢掉。国有企业是国家独立自主的主要经济基础。动摇了或削弱了这个基础,就是自毁长城,直至将建国60年来全国人民艰苦奋斗、以极大代价取得的独立发展能力和经济成果拱手转让给国际资本。俄罗斯在推行私有化改革中,国家和老百姓都吃了大亏。”
     几十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量实践充分证明,搞修正主义,搞私有化,搞资本主义复辟,就是改旗易帜,就是自掘坟墓。《共产党宣言》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同样道理,无产阶级既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也是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修正主义的掘墓人。无论资产阶级还是它们的代理人修正主义,都将在他们自己挖好的坟墓中被无产阶级埋葬。
     小土堆被他们最后扒拉光之日,就是他们走向坟墓之时,也是无产阶级重新掌握政权这个序幕的开始。这个历史规律,是任何人也无法改变的。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7 17:15 , Processed in 0.017305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