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力: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学(十三)—总需求危机的周期特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20:16:1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总需求危机的周期特征

一、前面说到凯恩斯的危机理论在需求危机的问题上是失败的,因为需求危机源于商品生产中的第二剩余价值,而不只是消费者的收入和心理因素。那么怎样用第二剩余价值来讨论需求危机呢?

答:西方微观经济学或计量经济学有所谓的需求函数,通常是与物价有关的单调函数。事实上总需求随危机一道具有某种程度的周期特征,真实的需求函数应是带有某个周期项的函数。由于战后号称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不断用货币政策控制市场,希望通过扩大消费来购买第二剩余价值,防止通货紧缩造成第二剩余价值的蒸发,保障资本家的利润在市场上不折不扣地得到兑现。因此西方国家包括收入和消费在内的经济数据无法真实地反映这种周期特征。用这些数据回归模拟的需求函数通常都是单调的连续函数。

二、那么能不能在这些数据中消除人为的货币因素造成的通胀影响呢?

答:很难。西方国家公布通胀指数是为政治服务的,而没有实用价值。它们也不承认人为的通胀存在。走进这些国家的超市会看到成千上万精包装的加工食品摆在货架上,绝大多数鲜有问津。这些卖不动的食品价格的变化远小于面包、蔬菜和肉类等每餐必需的食品。其它商品的情况也一样。由于高档商品的利润很大,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因此常常不定期地减价抛售。把所有这些商品搅在一起得到的通胀指数也就是每年百分之零点几。而家庭主妇的菜篮子已比几年前涨了一倍。因此不少中国学者用美国的经济数据验证西方经济学理论时,得到的结果经常令人啼笑皆非,甚至完全与市场理论背道而驰。所以西方经济学家爱发空-空导弹,尽量回避实际检验。

三、也就是说西方经济已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答:反过来说也可以:西方经济学与市场经济相去甚远。美国新制度学派把西方国家的经济分成两个部分:大型垄断企业的计划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市场经济。这就很像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可西方国家还要中国进一步市场化,其实就是私有化。

四、那么该怎样研究需求危机呢?

答:首先是找到危机发生的真正原因。总需求危机是大范围的第二剩余价值过剩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全国性经济危机。第二剩余价值过剩可以是经济过热的结果,也可以因需求下降而造成。全面分析经济危机的整个过程是动力经济学的任务。今天的经济学还只停留在以描述为主的运动学阶段。

五、那么能不能先看看影响危机周期的可能因素?

答:可以首先定义第二剩余价值R的数学形式:

R = KqQ + KvV (Kq 1Kv 1)

其中KqKv分别代表利润和报酬的剩余系数。而用于消费的购买力就是(1- Kq)Q + (1- Kv) V。当有借贷消费时,剩余系数可以小于零。

六、为什么没有考虑不变资本C的剩余部分?

答:在仅考虑金融等服务的情况下,不变资本如贷款利息、场地租金、保险支出、设备维修、广告运输和销售担保等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就已支付了,并转变成了金融业和服务业的利润和人工报酬。这从前面的利润公式

E = Qe + Σj,m Qsj + Qb + (Ve + Σj,m Vsj + Vb) + Cb

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为简单起见,前面用

Q = Qe + Σj,m Qsj + Qb

V = Ve + Σj,m Vsj + Vb

来分别表示各自所有的分量,同时把Cb包括在QsVs中。

七、就是说金融业的不变资本中只考虑了服务开支。

答:是这样,因为这是主要的。再定义第二剩余价值率

б = R/E

这里的E就是总产值。前面的资本利润公式可写成E = Q + V + C。于是

б = (KqQ + KvV)/(Q + V + C)

作为初步的分析,没有考虑第二剩余价值出口国外的情况。

八、需求危机的周期一定与第二剩余价值率的大小有关。

答:可以假定第二剩余价值率越大就越容易发生需求危机。反之亦反之。这与凯恩斯的危机理论是吻合的。

九、显然剩余系数KqKv越大,第二剩余价值率也越大,危机越容易发生。

答:所以资本主义社会总是鼓励消费,哪怕是超前消费。为了扩大消费,还设定了许多只花钱不工休的消费节,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情人节等。看起来挺人性,其实都是为了多消费。连鬼都没忘了让它在鬼节花钱买糖。生日等就更逃不了买点什么来献礼。正如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学家凡勃伦 所说:即使是极穷困的家庭,也会设法来表现自己。男子们尽力工作以便使妻子有一些装饰来打扮。

十、严肃的宗教节日圣诞节也成了开支最大的消费节。

答:复活节也不能免俗。爱、情和信样样都得用物化的金钱来表达。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4-7-22 20:19:40 |只看该作者
十一、这样的社会让女人们无比向往,只要说声“爱你”,彩礼就会滚滚而来。



答:除了剩余系数,第二剩余价值率还与生产利润和成本有关。将第二剩余价值率对利润求导得



dб/dQ = [(Kq – Kv)V + KqC]/(E*E)



该导数的符号与两个剩余系数的相对大小有关。根据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收入越多,消费所占的比例就越小。假设收入Va大于Vb,与之对应的剩余系数是Ka和Kb,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表达成数学形式就是



(1- Ka)Va/[(1- Kb)Vb] < Va/Vb



这就是说消费的增加赶不上收入的增加。因为Va/Vb > 0,上式变成



(1- Ka)/(1- Kb) < 1



也就是Ka > Kb或Ka/Kb > 1。



十二 、有钱人的剩余系数大于穷人的。



答:可见这一比值越大,贫富的两极分化也就越严重。富人与穷人的剩余系数比或系数差可以反映社会两极分化的程度。



十三、因此当资本家包括利润在内的收入高于工人时,有Kq > Kv。



答:这时有dб/dQ > 0,且两极分化越大,该导数也越大。于是当社会的两极分化严重时,第二剩余价值率随产业利润的增大而增大,增大的速度因两极分化而加快。



十四、这就是说不计国外市场时,在两极分化的社会里,生产的利润增加会缩短需求危机发生的周期。



答:其中两极分化的作用大于利润增加。因为剩余系数出现在导数的分子上,而利润出现在分母上。



十五、如果把二战后美国与国际同步的经济危机看成是需求危机,那么危机的平均周期延长说明了战后美国的生产利润下降。



答:二战后西方许多国家实行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以国家政策干预经济,用大量的赤字和纸币来增加开支和对抗危机发生后的通货紧缩。遇到大的危机时,政府每年的赤字开支就占总产值的几个百分比。因此战后的经济危机已不再是自由经济的真实表现,甚至在危机时出现通货膨胀的反常现象。由于人为地缩短危机的持续时间,不再容易辨别典型的需求危机。从有限的数据来看,典型的需求危机也许只有1973年到1983年这十年和从2007年持续到今后几年的经济危机。即便用你的理解,这一推理也是与事实吻合的。



十六、当出现超前消费或贷款消费时,Kv < 0,两极分化对利润减小时周期延长的作用更加明显。



答:再来看第二剩余价值率相对于工人报酬V的导数



dб/dV = [KvC - (Kq – Kv)Q]/(E*E)



有超前消费或贷款消费时,Kv < 0,这个导数小于零,否则可正可负。即Kv > 0时有



dб/dV < 0 当 Kq/Kv > C/Q + 1







dб/dV > 0 当 Kq/Kv < C/Q + 1



当两极分化严重,普通劳动者存款很少甚至为负时,导数小于零。



十七、在这种情况下,战后美国需求危机的周期延长与工人总报酬的增加有关。



答:尤其是战后头三十年里只发生过两次世界同步的危机。当美元不再与黄金挂钩后,美国经济开始走上了下坡路。工人报酬和福利减小,贫富差距重新拉大,世界同步性危机发生的周期又开始缩小。在最近的三十年里至少发生了三次同步危机。



十八、看来这个理论还真有效,能说明这么多现有经济学说明不了的问题。



答:第二剩余价值率相对于不变资本的导数是



dб/dC = – (KqQ + KvV)/(E*E)



它总是小于零的。不变资本中包括各种为制造业服务的开支。战后发达国家生产结构的变化使包括服务和投资利息在内的不变资本增大也能延长需求危机的爆发周期。而资本主义早期劳动强度大的低技术产业较容易发生需求危机。



十九、有意思。西方国家大力发展服务业延缓了需求危机。可是它们的经济学家事先并没有从数理逻辑上证明这种作用。他们甚至不知道第二剩余价值的存在。



答:这就是市场自动调节的一个结果。就像分子的热运动看起来杂乱无章,实际上仍表现为某种统计规律,以致可以说是受统计规律控制的。当人们不知道这些规律时会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分子的运动。科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这只“看不见的手”显出原形,使其能在法律的监督下为人类服务。



二十、能不能对影响需求危机的基本因素作一个总结?



答:简单说来就是战后需求危机周期的延长主要与以下三个平均因素有关:一是生产的利润减小。二是劳动者总报酬的提高。三是服务业的发展使制造业成本增大,更多的不变资本变成服务业和金融业利润和报酬,扩大了消费者的人数和范围。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14:59 , Processed in 0.020307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