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展马政经,会不会南辕北辙?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12 22:13:5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赵磊 等:发展马政经,会不会南辕北辙?——唯物史观何以被遮蔽(开场白)赵磊 · 2021-07-12 · 来源:乌有之乡



[url=]收藏(0)[/url] 评论()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若不澄清并祛除由于解读分歧所导致的对唯物史观的遮蔽,那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努力,就只能是南辕北辙。

  赵磊 等:发展马政经,会不会南辕北辙?

  ——唯物史观何以被遮蔽(开场白)

  赵磊 等

  (一)三个分歧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

  晚近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深度嵌入我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之中,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地位已然面临着诸多挑战,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应用唯物史观来分析经济问题并把握经济理论,即使在马克思主义学界也存在着重大分歧。其中有三个分歧亟待澄清:

  其一,分析市场经济应当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坚持唯心史观?

  其二,为什么“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

  其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是演绎法,还是归纳法?

  (二)七个结论

  令人遗憾的是,不少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经济学视阈内展开的“马克思主义分析”,却与唯物史观的逻辑并不一致。

  我们以韩庆祥、孙伟平和安启念等先生的观点为例,对此进行了讨论和商榷。由此得出的基本结论是:

  (1)不从唯物史观去认识市场经济,不从“存在决定意识”的逻辑去把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才是导致对市场经济“剑走偏锋””的认识论根源。

  (2)用抽象的“公平”“正义”和“道义”来把握分配关系,这与其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分配观,不如说是庸俗经济学的分配观。

  (3)用道德标准来评价资本以及资本家,背离了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

  (4)不能撇开“劳资双方的矛盾”来谈“社会排斥”和“数字穷人”,只有最终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才是解决智能社会“新异化”的根本路径。

  (5)马克思不会把生产力从生产关系中剥离出来单独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动力以及技术创新只能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得到说明。

  (6)作为人类社会存在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实践范畴科学地揭示了生产力发展的内在机制。

  (7)如果《资本论》的研究结论仅仅是靠抽象思辨演绎出来的,那么唯物史观的“唯物”性质在《资本论》中也就无从立足了。

  (三)问题导向

  18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渐渐得到了学界的关注。

  然而,若不澄清并祛除由于解读分歧所导致的对唯物史观的遮蔽,那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努力,就只能是南辕北辙。

  接下来,我们将以系列博文的形式,围绕上述“三个分歧”分别展开讨论。

  是为“开场白”。

  ——————

  特别说明:该文转引自:赵磊 等《唯物史观何以被遮蔽?——基于经济学视阈的考量》(载《江汉论坛》2021年第7期)。这里转发时,在文字上作了补充,并省略了相关注释的出处。若需确认,请读者核对原文。

  (2021年7月12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1-7-13 11:12:2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隐秘战线 于 2021-7-13 11:27 编辑

呵呵,市场经济指导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只能是修正主义者口中的鹿克思主义经济学——亦或是去革命化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托洛茨基是托洛茨基,托派是托派,“马列托主义者”是“马列托主义者”
如果你要说“马列托主义者”是托派是托洛茨基——哥们你怎么不说纳粹是社会主义呢?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1 13:24 , Processed in 0.018396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