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6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同志们疑问的回复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12 23:00: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赵磊:对同志们疑问的回复赵磊 · 2021-08-12 · 来源:作者投稿



[url=]收藏(0)[/url] 评论()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赵磊:对同志们疑问的回复

  赵 磊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科学》编辑部)

  赵按:拙文《我对批评的回复——价值与异化岂能无缘(引言)》和《让马克思为产权洗地,荒唐!——价值与异化岂能无缘(之一)》发表后,有同志提出了疑问。我的回复如下。

  一、如何看待毛泽东时代的“商品经济”?

  F老师:《我对批评的回复——价值与异化岂能无缘(引言)》中有一段话:“马克思明确指出,商品交换者‘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任何社会均不能例外。”我一个小疑问:上面这句话讲的是私有制社会条件下的商品交换吧?记得毛主席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谈到苏联将机器送给农庄,不搞商品交换,而我们则不同,国家和农村人民公社搞商品交换,把机器卖给农民,在公有制条件下,存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情况下,还是会有商品交换的,毛主席说不会导致资本主义,因为所有制是公有制,政权是无产阶级政权,商品交换跟社会主义相联系。大意如此。集体所有制单位作为商品交换者,承认交换商品属于对方所有,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个对方是集体所有制单位,甚至是全民所有制单位,不能在一般意义上又说成是私有者吧?这个如何理解,有点疑问。方便的话,请您解惑。谢谢。

  赵磊:F老师好,谢谢赐教。关于“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疑问,我的理解如下,供您参考:

  (1)在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逻辑里,发达商品经济即市场经济属于资本主义范畴,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存在商品、货币以及商品经济。马恩的这个逻辑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存在较大反差。

  (2)斯大林和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现,苏联社会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与其说是马恩定义的社会主义,不如说正处于向马恩定义的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还消灭不了商品经济,于是他们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思想,并对这种“商品经济”做了明确无误的限制。

  (3)那么如何认识“公有制中的商品经济”呢?窃以为,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一旦展开,就必然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换言之,市场法则一旦发挥基本作用,商品等价交换规律必然转化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这也恰恰证明了商品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关联。

  (4)既然“商品等价交换规律必然转化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那么毛泽东时代的“商品经济”为什么没发展出资本主义呢?窃以为,毛泽东时代的“价值规律”之所以没有转化为“剩余价值规律”,乃是因为从根本上讲,毛泽东时代的经济并不是“商品经济”,而是“计划经济”。从计划经济的运行逻辑中是不可能产生出剩余价值规律的。

  (5)尽管毛泽东时代的“商品交换”发生在两种公有制形式之间,但能否因此证明“商品经济的产生与私有制无关”呢?窃以为:不能。我要强调的是,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的偶然的物物交换还不是商品经济——最多算是某种萌芽而已,经常的商品交换并以交换为目的之生产则必须以私有制为前提,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则更是必须以私有制为前提。毛泽东时代的“商品经济”虽然具有公有制外表,其实这种商品经济本质上仍是资本主义经济在社会主义的延续。如此而已。

  (6)值得注意,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认为,国有企业间的生产资料交换“并非真正的商品交换”,而只是保留了“商品的外壳”。换言之,即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仍有延续,但在计划经济中,这种“商品经济”与其说是商品经济,不如说是徒具外壳的商品经济。改开以后,斯大林的“商品外壳论”遭到了严厉批判。对于斯大林的这个看法,我是认同的。

  (6)我尤其要强调,虽然资本主义经济(商品经济)的延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具有历史必然性,却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矛盾和抵牾。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清醒的认识,他说:“现在还实行八级工资制、按劳分配、货币交换,这些跟旧社会没有多少差别。”由此可见,毛泽东把商品经济看作是具有资本主义(私有制)性质的东西,而并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东西。

  (7)对于商品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列宁也明确指出: 在商品关系和货币关系存在的现实背景下, “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毛泽东之所以反复强调要警惕资本主义复辟,其深刻原因就在于“商品经济的存在”!这也恰恰说明商品经济与私有制有着内在关系。

  (8)至于孔陆泉、朱木斌提出“所有制与商品经济无关”的论断,其目的是想为“产权”改制(窃以为就是“私有化”)提供理论支持。我对孔文这一目的之分析,请参考拙文《让马克思为产权洗地,荒唐!——价值与异化岂能无缘(之一)》,不赘述了。

  二、马克思的范畴是否需要重新定义?

  C老师:读了《让马克思为产权洗地,荒唐!——价值与异化岂能无缘(之一)》之后,我认为,商品经济、私有制、劳动以及劳动的异化,这些概念在新的时代下,都应该被重新定义。而原有的理论,在新的生产力、生产方式及生产资料前提下,也需要被重新定义与创新。例如,当前的数字经济,以它为核心的生产方式正在兴起,我也遇到很多困惑的问题,不解……

  赵磊:对于上述的意见,我的看法是:

  (1)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异化劳动范畴,以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不会因为生产力发展了,今天就必须重新定义。因为真正科学的范畴和概念不是变色龙,更不是势利眼。

  (2)我举个例子:几十年前的狗酷爱吃屎,还经常被无端暴打;现在的狗吃的是狗粮,还穿花衣服。那么,能不能因为狗主人称自己的狗是“我的乖儿子”,你就断言这狗就不再是狗了,从此必须重新定义狗的内涵和外延了么?

  (3)如果一个概念或范畴三天两头就得重新定义,那它就只能是大忽悠。可悲的是,当下这类忽悠特别博眼球。

  (4)至于您对数字劳动的困惑,这也正是当下学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不过在我看来,在当下对数字劳动的讨论中,也不乏有类似于要“重新定义狗的内涵”的创新主张,所以才制造出了不少的困惑。

  (2021年8月12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15:38 , Processed in 0.028171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