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做大”不是借口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16 01:37:1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做大”不是借口祁建平 · 2021-12-15 · 来源:作者原创



[url=]收藏(0)[/url] 评论()字体: [url=]大[/url] / [url=]中[/url] / [url=]小[/url]
共同富裕,根本不是什么蛋糕大不大的问题,而是想做不想做的问题,是真想做还是假想做的问题。

  一说起“共同富裕”,一些人就说要“做大蛋糕”,好像只有把蛋糕做得足够大,才能“切蛋糕”。这种论调表面上看,好像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深究,就会发现它漏洞百出,一点都经不起推敲。它既没有告诉人们,蛋糕做多大才算大,也没有说清楚蛋糕该如何做大、如何去切,其实质是以“做大”为借口,搞政治投机,欺骗人民,是假共同富裕。

  一、“蛋糕”多大才算大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人总觉得“蛋糕”不够大,在“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指导下,千方百计,甚至不择手段地要把“蛋糕”做大。这个蛋糕现在“大”到什么程度?

  最新的数据是,2021年,中国的GDP达到110万亿元,人均GDP1.2万美元。按照那些喜欢玩弄数字的人来说,比1978年增长了将近40倍,这个蛋糕还不够大吗?当然够大。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大的蛋糕,才把中国的经济总量送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上。

  这么大的蛋糕,如果用来炫富,炫耀成就,生怕“大”到谁都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的官员就公开宣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迈上10万亿元的台阶,2012年突破了50万亿元,2020年又突破100万亿元。20年内,经济总量规模扩大至10倍,成就举世瞩目,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美滋滋地沉浸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美梦之中。

  这么大的蛋糕,如果用来“分”,就立刻变成另外一种调子,另外一种面孔,好像这个蛋糕还小得很,还不足以“分蛋糕”。这种“变脸”最典型的体现在国家医保局对免费医疗建议的答复中:“考虑到我国还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政支撑能力还很有限,医保筹资水平还不高,基金支撑能力还不足,如果实行免费医疗,不仅会压缩基本医疗服务范围,降低待遇水平,还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医疗浪费,长久来看不利于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不利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真不知道,当这些人看到一河北农民因看不起病不得不“锯腿求生”的时候,心里做何感想,也不知道他们还明白不明白,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蛋糕小也能分蛋糕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蛋糕小,同样可以分蛋糕。无非是蛋糕小,就少分点,蛋糕大就多分点。

  这里引用原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沙健孙2014年2014年10月22日发表在《光明日报》的《毛泽东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一文中的话来说明问题:1952年到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为8.2%。1979年9月,叶剑英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自豪地宣布:“我国在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美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迈斯纳就说:毛泽东时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现代化时代之一,与德国、日本和俄国等几个现代工业舞台上的后起之秀的工业化最剧烈时期相比毫不逊色”,中国取得了“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和主要发达国家在同一时期取得的最高增长率”。

  那个时候的“蛋糕”与现在比起来,小得简直不成比例。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公费医疗和合作医疗等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制度,老百姓享受着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城镇职工享受着免费住房,把“蛋糕”分到全国人民头上,让全国人民享受社会主义的福利,而且能够做到既无内债也无外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1979年,全国就有2.1亿小学生、中学生、中等学校学生和高等学校学生享受着免费教育。

  通过这种对比,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共同富裕,根本不是什么蛋糕大不大的问题,而是想做不想做的问题,是真想做还是假想做的问题。

  三、“蛋糕”究竟该如何做大

  一个主流媒体发表题为《发挥民营企业家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的文章,说什么“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群体,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只有企业发展壮大了,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吸纳更多就业者,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强大物质基础。这篇文章的言外之意,就是做大蛋糕,就要发展私营经济,或者干脆说,只有发展私营经济,才能做大“蛋糕”,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吸纳更多就业者。

  在这里我们要问:为什么非要通过发展私营经济创造社会财富,吸纳更多就业者,难道公有制经济就不能把“蛋糕”做大,就不能吸纳更多就业者?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公有制经济不仅能做大蛋糕,还能从根本上避免两极分化。谁能否定,苏联通过发展公有制经济,使得俄国从一个在欧洲落后的国家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历史事实?谁又能否定新中国成立后前三十年在公有制基础上取得辉煌成就?。从现实看,目前我国仅存的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远超私营企业,提供的就业质量更优于私营企业。根据国资委的数据,2021年1至8月,我国国有企业以占不到市场主体总量的0.4%,上缴了43837.4亿元税收,占全国同期税收的31%。究竟是公有制经济做蛋糕的能力强还是私营经济做蛋糕的能力强,不是一目了然吗?

  三十多年推行私有制的铁的事实已经说明,私有制本身是造成贫富悬殊的根本原因。《共产党宣言》早就告诉我们: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就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生存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所创造的是资本,而不是无产阶级自己的财产。搞私有制只能是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改革开放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私有化,剥夺了中国工人、农民在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下所拥有的生产资料,让他们成为雇佣劳动者,成为为资本家创造财富的“机器”,甚至让多数市民阶层,包括小商人、小企业家、手工劳动者生活在三座大山之下。与此同时,却出现了柳传志、许家印一大批富豪。柳传志退休金后每年1个多亿,恒大的许家印欠债2万亿,相当于五年的全民免费医保。一个自称社会主义的国家,居然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奇观,真是莫大的讽刺。

  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今天中国出现的两极分化,正是私有制泛滥的结果,“蛋糕”固然要做大,但是绝不能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做大”。在十四亿人口的中国推行私有制,不可能解决贫富悬殊问题,更不会走向共同富裕。贫富悬殊在一些国家造成的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盛行的现实,还不够我们警醒吗?某些人放着公有制的路不走,偏偏要在私有制的道路上裸奔,不是很值得警惕和深思吗?

  总而言之,蛋糕做得大不大,与分得公不公,完全是两回事。蛋糕小,也可以做到分得比较公平;蛋糕大,未必就能分得很公平。一些人把两者扯到一起,其用意无非就是把“共同富裕”作为幌子,糊弄和欺骗人民。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他们不讲共同富裕,就露出了他们的与人民为敌的丑恶嘴脸;如果真要共同富裕,他们又不甘心。由此可以看出,凡是拿蛋糕大不大做借口的人,他们谈共同富裕,都是扭捏作态,政治投机。他们嘴里的共同富裕,是地地道道的假共同富裕,而不是真心实意要让全国人民共同富裕。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 02:45 , Processed in 0.036112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