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075|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荣获世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奖获奖感言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30 12:48:4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2-4-30 12:50:17 |只看该作者
个人简介:吴宣恭,1930年生,1951年厦门大学毕业并留校任教,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班毕业,1985年被评聘为教授。现任厦门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经济学院副院长、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党委书记。受兰州大学、西南财大等6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受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多所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聘为特约研究员或顾问。

(以下是获奖发言的原文)

亲爱的马克思主义阵营的同志们,早上好!

非常高兴能在十月革命一百周年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在首举义旗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参加“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12届论坛,并荣幸地被学会授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奖”。

Image

Image

十月革命的胜利,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科学学说由理论变为鲜活的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者当家做主的国家,打破了千百年剥削阶级统治的坚冰,开通了人类社会前进的航路,指明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劳动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毛泽东同志指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说明了十月革命对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激励广大人民革命意志的重大作用。虽然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些地方出现曲折,但是,拥有世界最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仍然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引领广大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人民的胜利,必将继十月革命之后,再一次为全世界劳苦大众的革命斗争树立光辉榜样,一定会推进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走向新的高潮。

说来凑巧,我正是在十月革命30周年之际,走进当时被誉为中国“东南民主堡垒”的厦门大学,并在那里接受到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时年17岁。那时,厦大师生积极展开反抗国民党政府反动统治的学生运动,在许多学生宿舍里经常可以看到毛主席的论著,甚至是中国共产党的党章。它们不但使我认识了共产党的性质、纲领,还帮我看清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和知识青年的任务。也是在地下党的引导下,我阅读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艾思奇的《社会发展史》、《大众哲学》、列昂捷夫的《政治经济学》和沈志远的《新经济学大纲》等一系列著作。通过学习,扩大了我的视野,点燃了我对经济理论的兴趣。

新中国建立后,我上大学三年级,跨系念了王亚南校长讲授的“政治经济学”和一些经济类课程。毕业后我被留在厦大工作,王校长问我是否愿意转行到政治理论课教学组当教师,我不加犹豫地答应了。由此开始了我从事马克思经济学教学和研究的66年历程。

在全国解放初期,我到福建山区参加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化调查,进行城市家庭访问,参观并在许多国营工厂劳动,亲眼看到劳动人民生活的巨大改善,切身领会到他们对新社会发自肺腑的歌唱和自觉迸发出来的冲天劳动干劲。对比解放前所见所闻劳动者的穷困、悲惨状况,两个社会犹如天壤,使我坚定地相信只有社会主义才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树立了跟着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1958年到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班进修对我的教学研究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两年中,在宋涛教授、卫兴华教授、李宗正教授和其他名师的教导下,我认真学习了《资本论》等一批重要经典著作,系统修习了世界经济、经济学说史、经济史、逻辑学等一系列课程,初步弥补了我“非科班出身”理论基础和知识结构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人大老师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严谨踏实的学风、分析问题的辩证方法、对学生严格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润物无声地教育、引导我们,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履行好教师的职责。

从人大毕业返回厦大后,我被分配讲授其他老师不大愿意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它不像资本主义部分那样有完整的体系和严密的逻辑推论,而且还会随着时局的变化经常更动内容,的确是比较难教和“吃力不讨好”的课程。但是,困难却有好的一面,它迫使我更多地关心时事,注意观察和研究社会实际,了解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各时期出现的热点,锻炼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逐步树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为我以后的经济理论工作打下较好的基础。

1979年,蔣家俊同志和我受教育部委托主编南方16高校《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材(即通称的“南方本”)。他和我研究了以前的教材,分析它们的基本观点和体系结构,确定我们教材的主线。通过系统的教材研究、编写和多次修改,加深我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重要作用的认识。在此之后,我长期以较多的精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产权理论,把它作为分析经济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探讨我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下面请让我向各位专家着重报告我在有关所有制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

一、所有制和产权关系基本理论的研究
1.独排众议,力倡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作用。

(1)澄清生产资料所有制、所有制与生产关系的不同内涵,论证生产资料所有制不是生产关系的总和,而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2)根据马克思的论述,从实际出发,论证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和决定性条件,说明否定所有制作用可能产生的理论和实践错误,批评那些把重视所有制作用污蔑为“所有制崇拜”的论点。

2.较早提出一系列所有制和产权关系理论,为探索公有制改革道路提供参考意见。

(1)从方法论上分别研究产权的主体和客体,简要、明确地指出产权就是所有制主体围绕一定的客体形成的权能、责任和利益关系,澄清理论界对所有制含义的一些混乱看法。(2)对产权关系所包括的“四权”,即狭义所有权(我称其为归属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权能作了比较明确严谨的说明,阐明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为正确进行产权关系分析提供理论基础。(3)论证产权关系中权能、责任、利益的关系,指出收益是“四权”的应有内涵,不该将它与“四权”分开和并列,为经济立法和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4)论证所有制客体的使用者是决定客体的使用方式并享有使用成果的主体,指明在资本主义关系中,生产要素的使用者是资本家而不是雇佣劳动者,进而说明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对劳动者的支配关系,揭开剩余价值剥削的根源。(5)分析所有制内部的各种产权关系及其结构,探讨了产权的统一、分离和重组,提出所有制内部存在不同的产权组合、结构和配置格局,即产权制度,阐明了所有制和产权制度的关系。(6)论证同一种所有制出现多种的产权制度(在中国称为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原因和作用,较早提出在公有制内部也存在各种产权分离的可能。(7)指出公有制与私有制内部权利结构的差别,为寻找经济改革道路,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提供判别方法。

3.区别广义和狭义的所有权,揭示产权与所有权的关系。

(1)根据产权的内涵,区分广义的所有权(property rights)和狭义的所有权(ownership),为科学认识产权体系奠立前提。(2)从产权和广义的所有权的内涵、起源、存在形式、功能和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指出产权和广义的所有权是同义语,为正确使用产权和所有权范畴铺平道路。(3)强调归属权(狭义所有权)的重要作用,指出它是所有权体系中最基本的权利,是产权体系的核心,论证维护归属权在国有制改革中的重大意义,强调国家是否掌握归属权是国家所有制存在的基本条件。

4.对中国的所有制改革进行多方面研究,提供政策建议。

(1)从外部和内部深入分析混合所有制股份公司产权关系的特点,论述它存在股权分散性、不平等性、财产责任与经营责任脱离,财产责、权、利不对称,特别是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在权力和利益上相分离,指出它具有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存在许多局限性,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必须正确权衡利弊。(2)论证法人财产权包括归属权在内的全部所有权,政府(出资者)与公司的关系已经发生变化,要正确认识这种变化,正确处理国家和企业的关系。(3)提出改革后国家所有制出现“集体性产权”的论断,对正确处理国家所有制内部关系,科学管理、运行国有资产提供建议。(4)分析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特别是私有经济产权制度的特点,提出调整和完善制度的设想。(5)在科学界定财产所有权内涵的基础上,分析《物权法》关于基本财产权利体系的一些重要问题,力求为中国制定物权法提供理论依据。

二、对西方经济学有关产权理论和企业理论进行评析
1.从研究目的和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基本范畴、产权主体和客体、产权结构和体系、分析立场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理论进行了概括性的比较,对“交易费用”和“科斯定理”作了评析。

2.对比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的巨大作用,分析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影响和社会实践。

3.批评新制度经济学各个学派普遍把企业看成是契约的集合体的理论缺陷,指出它们只强调企业的市场行为,忽视企业最重要的生产产品和创造剩余价值的功能,片面夸大了企业内部关系的自由与平等,抹煞了不同经济主体在生产领域的地位差别,掩盖了企业内部的剥削关系,因而不能科学说明企业的本质以及企业与市场的区别。

4.揭示“人力资本”概念的背谬及其危害,主张还给劳动力、人力和劳动力要素、劳动力资源以本来面目。

5.对比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从企业产权的本源、内容和构成,较为全面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企业产权理论,并进一步阐述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内部关系,搞好企业治理结构。

三、运用所有制理论探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1.较早主张通过产权分离的方式改革国有经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2.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社会结构的变动趋势,较早提出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基本模式将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同时并存、共同发展,预述了几年后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全面阐述公有制产权的基本特征,主张国有产权制度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本性,反对有些人主张把产权量化到个人作为产权关系明晰化的标准以及把产权主体“多元化”作为改革的目标,批评名为“新公有化”,实则私有化的主张。

4.分析国家所有制内部的产权结构和格局,主张国有经济改革的正确途径是在保证国家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效益优良的实现形式,进一步明确国有产权的内部配置和监督管理关系,具体落实各个产权主体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克服旧体制中没有明确产权主体的代表,无人负责的问题。

5.提出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措施。

(1)反对“公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性领域”的主张,提出国有经济应当“有进有退,进退相济”,要从一些行业和领域中退出,集中力量,加强重点,形成生产协作体系和规模经济,并且配合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改善社会的产业结构,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完善化,提高国有经济以及整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2)主张下力气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要以落实政企分开为重点,明确国有企业产权的配置和监督管理关系,具体落实各个产权主体的责任、权力和利益,并加强法制建设,认真建立、健全国有资产产权的管理、监督制度,使之与产权的界定和调整互相配套。

6.研究和阐述国有独资公司的产权关系,主张更好发挥国家所有制的这种实现形式的积极作用,反对片面强调“产权主体多元化”的观点。

7.从国有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全民性质出发,提出国有经济必须和可能发挥双重的社会职能。不仅要努力提高效率,生产更加丰富的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润,满足社会的需要,还必须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并配合国家在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较早提出分别不同领域、类型、层次,运用不同的经营形式,发挥国有企业双重职能。

四、论证所有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各个方面的重大影响
1.运用所有制理论,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1)指出国家所有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以后,内部已出现了具有自身权能和利益的产权主体,国有企业之间的交换存在部分所有权的转移,是真实的商品关系,而不仅是商品的“外壳”。因此,公有制与商品经济不是能否兼容的问题,而是存在着内在的统一。(2)指出计划经济让位给市场经济,是由国家所有制改革决定的自然历史过程,不是人们的愿望或设计的结果。批评把经济体制改革说成是以市场经济为目标,为实行市场经济而改革的过程,把市场经济的形成看成是人们设想的实现的观点。(3)强调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制度,是反映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的、起基础作用的层次,计划和市场则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法和手段,是由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派生的次一级的层次。因此,必须从所有制的变革而不能从市场经济的建立去认识我国经济关系的变化和发展。(4)从当前阶段的实际出发,论证中国市场中还存在强大的资本主义经济主体,还不具备单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实行的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经济主体按照各自的本性和目的,共同发展又互相竞争,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一系列问题和矛盾。(5)两种不同性质的市场主体的力量对比,将影响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国家要采取正确的措施,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减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不利影响。

2.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和社会现实情况,分析当前阶段在中国社会的经济规律。

(1)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特别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同时并存,除了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以外,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也同时存在。两类性质不同的经济规律不仅在所由产生的生产关系中发挥作用,还彼此影响。(2)当前社会上出现许多有悖于社会主义原则的消极现象,有些人因此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述产生疑惑,影响了对社会主义制度、道路、理论的自信。我认为,这许多问题并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本身产生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规律自发作用的结果,应该针对其发生的根源加以治理。(3)分析国有企业出现产品和产能过剩的根源,指出大部分劳动者是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劳动的,受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制约,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无法提高,影响整个社会的购买力,拖累了与它共处的国有经济。它不是社会主义经济规律导致的问题,不能以它去怀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4)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在所有制和生产关系“二元化”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经济规律在发生作用,其互动和矛盾,其斗争和消长,决定着中国社会经济今日的动向和未来的命运。

3.阐述所有制对分配关系的基础作用,揭示中国当前分配领域的主要矛盾。

(1)论证“按生产要素分配”不是因为要素所有者都参与价值的创造,其实质是按要素的所有权分配。(2)批判西方“按要素贡献分配”的理论及其理论基础:“边际生产力理论”,批评将“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吹捧为中国分配制度的创新,企图以它代替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错误观点。(3)分析公平观的历史性、阶级性、相对性,强调所有制对公平观的决定意义,主张社会主义应实现公平与效率互相促进,抑制分配不公,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4)以实际资料证实我国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是私营企业主惊人的收入和巨大的财富与普通劳动者收入和财产的差距,其制度根源是迅速膨胀的资本主义私有制,揭露几种借口分配不公将矛头转向国有经济的错误观点。(5)呼吁切实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水平,建议采取几种措施逐步解决分配中的问题。

4.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阶级的论述,以实际资料证实,中国已经再生出一个比社会主义改造前强大百倍的资产阶级,他们凭借所掌握的巨量生产资料,超重剥削雇佣工人,以世界历史罕见的速度积累起惊人的财富。认为资产阶级的重新出现和力量的膨胀已是明显的客观事实,只有从现实出发,承认阶级关系的存在,我国当前的许多经济问题才能找到合理的答案,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避免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激化。

5.根据所有制的变化重新分析中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反对脱离实际笼统地谈论社会主要矛盾。

(1)指出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并存于中国,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以及由它们产生的社会矛盾,是完全不同的。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言,它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本文写于2017年,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资本主义关系看,深受私人利益局限的资本主义经济与整个社会生产协调发展之间的矛盾、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在我国已经明显暴露,而且愈演愈烈。这些矛盾与资本超重剥削、劳资之间收入悬殊的阶级矛盾交相结合,构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主要矛盾。(2)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社会主要矛盾同时并存,互相影响,其社会效应会随着两种所有制力量的竞争而变化,最终结果要由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当公有制力量足以控制社会经济时,社会主义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起主导作用;反之,如果资本主义私有经济成为控制一方时,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社会发展的前途也会随之改变。全国人民要对此充分警惕。

6.根据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特点,指出中国现阶段已经出现生产关系“二重化”、经济规律体系“二重化”、社会主要矛盾“二重化”,表现在市场关系上,也出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同时并存。建议应该从这里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在基本经济制度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保证中国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同志们,以上一些有关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及其运用虽然得到许多理论界人士的认同,但也可能存在片面性和错误,敬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非常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板凳
发表于 2022-4-30 13:42:07 |只看该作者
旧闻了,几年前就看到过。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22-4-30 15:16:17 |只看该作者
他的主张无非是国企万岁、政府万岁和节制资本的杂糅而已,当局会养着他作为“限制资本无序扩张”的一个论据而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5#
发表于 2022-4-30 16:02:34 |只看该作者
PalmFujimori 发表于 2022-4-30 15:16
他的主张无非是国企万岁、政府万岁和节制资本的杂糅而已,当局会养着他作为“限制资本无序扩张”的一个论据 ...

不可能,政府从来就不敢提剥削二字,更不要说承认出现什么强大百倍的资产阶级、超重剥削工人了。政府连资产阶级、资本家这些词都不敢说。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6#
发表于 2022-4-30 17:46:03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2-4-30 16:02
不可能,政府从来就不敢提剥削二字,更不要说承认出现什么强大百倍的资产阶级、超重剥削工人了。政府连资 ...

我在大学课堂上听到过“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这个说法(当然研究不能直接冲塔也不能越过涉密等级),因此有大陆学者在港澳台或者国外说出一些“敏感词”并不奇怪,同理学术期刊、一般出版物、影视剧、网络言论的“尺度”都很不一样而且在不断变化……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2-4-30 18:07:40 |只看该作者
PalmFujimori 发表于 2022-4-30 17:46
我在大学课堂上听到过“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这个说法(当然研究不能直接冲塔也不能越过涉密等级), ...

不对吧,据说这两年关于苏联的研究几乎都被禁止了,资料也无处收集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22-4-30 18:18:23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2-4-30 18:07
不对吧,据说这两年关于苏联的研究几乎都被禁止了,资料也无处收集了。 ...

你是据说,而我确实在课堂和ytb视频多次听到过“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这种说法,现在网上介绍苏联的视频比比皆是,公众号里面说苏联解体的文章也很多,我还在知网上见到过讨论三年经济困难非正常死亡人数的争论文章,那些文章也肯定不能当做公开出版物在大陆出版的……最好不要把没有实锤的东西当做事实来讲……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22-4-30 18:29:15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2-4-30 18:07
不对吧,据说这两年关于苏联的研究几乎都被禁止了,资料也无处收集了。 ...

之前关于承包地和农村宅基地也有人一张嘴就能看出不了解情况,事实上在村里的亲戚常年去打工,承包地就一直抛荒也没人说要收回,如果说太阳能占用了这些地政府还会年年给一比不算多的钱,但要因破产而失去承包地或者宅基地真的就非常困难,因为理论上这些地的所有权是村集体,如果你不脱离这个村集体,理论上你必须要被划一块地来使用,而城市户口无亲无故的也很难随便加入一个村集体,因此连承包权都不可能有,顶多获得经营权……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10#
发表于 2022-4-30 19:01:56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2-4-30 18:07
不对吧,据说这两年关于苏联的研究几乎都被禁止了,资料也无处收集了。 ...

不过网上言论空间近几年倒是随着群体行动的加剧而不断收紧……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7 19:30 , Processed in 0.020513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