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298|回复: 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主体思想与唯物辩证法 [复制链接]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9 14:00: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主体哲学并不因为阐明了新的世界观,就否认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主体哲学是以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为前提的。世界为人所支配和改造这一对世界的主体的见解,离开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质及其运动的普遍规律的唯物辩证法的理解,是不可想象的。
——金正日《主体哲学是独创性的革命哲学》

有些人一听到说主体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 就以为是无视客观世界,只片面地重视人的主观欲望或 愿望。这种看法是大错而特错的。我们只是说要以人为 中心来看世界,从未说过只要看人。 究竟为什么应以人为中心来看世界呢?这是因为,人 作为最发达的物质存在,在世界上占有主人的地位,在 推动世界发展、开拓人的命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人也是在自然的长期的进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具有 生命的物质存在。在这一点上是和其他有生命的物质有着 共同的基础的,但在其发展水平上却有着本质的差别。因此,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同其他有 生命的物质有着根本的差别。 在物质世界中占有主人的地位的,不是自然,而是 人。在物质世界中,人是唯一的自主的存在。动物只有 顺应自然才能生存,所以不能说它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其命运决定于自然的变化发展 规律,而人是根据对自然的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使其为自己服务的世界的有力 的主人。人不是服从于自然的变化发展规律的同自然 共命运的存在,而是按照人类社会固有的社会运动规律, 自主地、创造性地开拓自己的命运的社会存在。人的改造 自然的创造性作用越大,人作为世界的主人的地位也就越 高,人以外的物质世界也就越来越变成为人服务的世界。 人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 唯一的创造性存在,因此,人不仅在世界上占有主人的 地位,而且在改造世界和推动世界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 作用。 人在世界上占有主人的地位,在世界发展中起决定性 的作用,这是对有人类生活的现今世界的主体看法。离开 了人在世界上所占的主人地位和人在改造世界中所起的 创造性作用,就无法理解世界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将来会朝哪个方向走,怎样发展。人的命运决定于人同世界的关系,所以,所谓人在世界 上占有主人的地位,在世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 意味着人作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在开拓自己的命运中起决 定性的作用。因此,阐明人在世界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 作用的主体的哲学原理,就是为开拓人的命运指明道路的 原理。 哲学世界观的根本使命就是为开拓人的命运指明道 路。人的一切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开拓人的 命运。哲学的目的和使命也不能例外。人要认识世界的本 质,这本身并不是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认清开拓人的命 运的道路。也就是说,人如果不知道世界是什么,也就无 法知道人本身的命运,所以对认识世界是什么这一问题有 着切身的利害关系。因此可以说,世界观的进步性与生命 力,归根结底决定于它为开拓人的命运如何正确地指出道 路。主体的哲学世界观的根本特点和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也正在于它是根据阐明了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 作用的哲学原理,最科学地指明了开拓人的命运的根本 途径。 要想阐明人在世界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就要 了解物质世界的一般特征和人的本质特点。在两者中,只 知其一,是无法阐明人在物质世界中所占的地位和所起的 作用的。……现在有些干部错误地认为,主体哲学是以人为中心的 哲学,所以同唯物辩证法毫无关系。主体哲学并不是把人 同物质世界分离开来孤立地进行考察的,而是从人同发达 程度低于他们的物质存在的关系中去考察,从而阐明人的 本质特点、人所占有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作为最发达的 物质存在的人对发达程度低于人的物质存在来说,是处于 主人的地位;在推动世界发展方面,作为最高级物质的运 动的人的运动比低级物质的运动起着更大的作用,这显然 是符合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的。可以说,主体哲学并不是抛弃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原理,而是以它为 前提,科学地阐明了人在物质世界中所占的特有的地位和 所起的特有的作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唯物辩证法。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12-19 14:06:20 |只看该作者
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批判归根结底必须依靠物质的力量来实现。马克思在强调意识能动性的同时,立足于革命实践和革命无产阶级,着重指出革命需要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人在世界上占有主人的地位,在世界发展中起决定性 的作用
你说说看,为什么要反对这一点?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23-12-19 14:07:33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3-12-19 14:06
对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批判归根结底必须依靠物质的力量来实现。马克思在强调意识能动性的同时,立足于革命实 ...

人民群众推翻旧社会的运动不是物质的自发相互作用,而是人民群众主动对旧社会进行现实的斗争,即物质性的斗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3-12-19 14:09:34 |只看该作者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19 14:07
人民群众推翻旧社会的运动不是物质的自发相互作用,而是人民群众主动对旧社会进行现实的斗争,即物质性的 ...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限制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矛盾就会产生。这种矛盾最终会引发社会变革,推动生产关系的更新和社会的进步。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23-12-19 14:10:36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3-12-19 14:09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 ...

马克思也说过,机器不会发动战争,生产不会修建铁路,这一切都是人做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3-12-19 14:13:44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3-12-19 14:16 编辑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19 14:10
马克思也说过,机器不会发动战争,生产不会修建铁路,这一切都是人做的。 ...

中介则表现为其内部对立两极之间的联系环节。中介概念在这里具体地表征着对立的相对性,表征着对立面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任何物质客体都是“一分为二”,由互相对立、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组成的,但在内部结构上,它又总是包含多种成分或要素,因而也包含多种内在差别关系的复杂系统。
中介就是中心?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着重指出革命需要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这句话你是一点不看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7#
发表于 2023-12-19 14:18:44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3-12-19 14:13
中介则表现为其内部对立两极之间的联系环节。中介概念在这里具体地表征着对立的相对性,表征着对立面之间 ...

物质基础是什么的结果?大自然的馈赠吗?I don't think so.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3-12-19 14:20:38 |只看该作者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19 14:18
物质基础是什么的结果?大自然的馈赠吗?I don't think so.

马克思认为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生活,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组合。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相应的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力指的是社会生产的物质技术条件,包括生产工具、劳动力和生产方式等。而生产关系则是指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权、生产力的占有和分配方式等。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推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当生产力的发展超过现有的生产关系时,社会的经济基础就会发生变革,即产生社会革命。这种变革会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例如社会阶级的矛盾和冲突。因此,马克思将物质基础视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23-12-19 14:22:06 |只看该作者
HAD 发表于 2023-12-19 14:20
马克思认为的物质基础是经济生活,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组合。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是由于生 ...

物质基础是什么的结果?大自然的馈赠吗?I don't think so.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23-12-19 14:22:43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AD 于 2023-12-19 14:25 编辑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19 14:22
物质基础是什么的结果?大自然的馈赠吗?I don't think so.

大自然的馈赠,真是开玩笑中介不是中心,一个实践性的中介被解读成了中心可真好笑
将历史的创造者以及劳动人民群众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同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故意混淆起来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8 18:07 , Processed in 0.029892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