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84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时代尖兵:如何看待东海防空识别区及国际反应?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2:36:1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时代尖兵:如何看待东海防空识别区及国际反应?

来源:红歌会网 | 作者:时代尖兵 | 点击:2607 | 时间:2013-12-04 17:10:47


中国宣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美日等国强烈反对,国内舆论评价复杂,有人说中国“设区”是自找麻烦,有人说美日挑衅是中国之耻,并戏称中国是“纸老虎”,还有人说美日中了中国的妙计。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及美日等国的反应呢?

一、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肯定比不划强,美日等国强烈反对,从反面印证此举有重要意义

中国该不该划设防空识别区?当然应该!因为美俄日印韩等40多个国家都已划设防空识别区,尤其是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防空识别区,而日本也有44年的“设区”历史。可见,中国“设区” 既符合国际惯例,也是正常的国家权力,包括美日在内的任何国家,都无权说三道四。

至于某些人声称中国“设区”加剧紧张局势,实在是颠倒因果、混淆是非,因为是美日等国咄咄逼人,才迫使中国“设区”,而如果我们继续忍耐,他们仍会步步紧逼,直到我们有所动作,而美日等国又会借此炒作“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作为他们围堵中国的借口。这跟他们炒作“朝鲜威胁论”的套路如出一辙。明明是美国千里迢迢赶到半岛威胁朝鲜,逼得人家拥核自卫,而媒体偏要把朝鲜拥核当作地区威胁,并以此作为美国驻军半岛的根据。可见,讨论中国“设区”问题,必须分清因果,搞清内在逻辑,不能被舆论误导。

二、美日等国反对中国“设区”,属正常的国家博弈,与中国是否受辱无关

美日韩澳菲等国强烈反对中国“设区”,属正常的国家博弈,根本不存在抽中国“耳光”的问题,因为防空识别区不是国家领空,中国军机根本没权利击落外国飞机,只能监视飞行,如果像某些人渲染那样的过激反应,只会误中奸计、失了分寸。另外,“抽耳光”是种很情绪化的说法,并不严谨,因为如果凡是国家博弈都被说成“抽耳光”,那中美俄等任何国家的“耳光”都会被抽的血烂!

当然,如果某些人偏要坚持“抽耳光”的说法,那也应该是抽了亲美派、哈韩派、挺菲派的“耳光”,因为当B-52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时,某国家领导人刚刚访美归来;当韩国军机闯入时,仍有人在叫嚣中国要“弃朝拥韩”;当菲律宾宣布反对中国“设区”时,该国刚刚接受了一大笔来自中国的物资援助。

另外,上述五国集体反华,反倒给中国人上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我们彻底认清美日等国的丑恶嘴脸,增强了防范“公知精英”、“带路党”和汉奸买办“洗脑”的能力。

至于有人说中国军机不敢升空,并借此抨击中国政府是“纸老虎”,批评外交部发言“巧舌如簧”,同样是无稽之谈。因为“中国军机不敢升空”的说法,主要来自美日媒体,在中国和美日对立的情况下,谁能保证美日媒体没有胡说八道?其实,盲目信任西方媒体而到处质疑中国媒体,是某些人的通病,因此,看到上述说法,我很想质问他们,为什么不炒作中国记者逼问美国务院发言人一事?外交部的此次发言其实很精彩,尤其是“44年后再做打算”的说法很提气。

可见,某些人或媒体之所以将外国军机闯入东海防空识别区,说成奇耻大辱,目的是打击以习近平为首的“强硬派”,尤其是军方的威信,因为港媒曾透露中国“设区”系习近平等军委领导拍板定案。

三、某些专家教授拼命炒作美日分歧,纯属自欺欺人

最近,美日对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态度出现了细微差别,如美国要求本国民航飞机遵守规定,日本则相反。某些专家教授闻讯后如获至宝,拼命炒作所谓美日“分歧”,其目的可能是为离间美日,也可能是为美化美国。但这种炒作其实毫无必要,因为无论美日有多少分歧,两国在反华这一立场上高度一致,只不过在“设区”问题上,美国不像日本那样咄咄逼人,但美国在其他方面其实很强硬。况且,有日本这条恶狗在前面乱咬,需要美国赤膊上阵吗?(2013-12-3)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沙发
发表于 2013-12-5 11:53:07 |只看该作者
关键问题不是该不该设立航空识别区的问题,是中国有没有决心和能力维护的问题就像张宏良所说的那样,如果本土是女人的身体的话,航空识别区就是裤腰带,不能因为不是身体而可以随便解除裤腰带,如果连裤腰带都不系、都不敢扎紧,这与没穿裤子有什么两样?中国既然宣布了航空识别区,就要切实发挥其应有的防卫职能,如果形同虚设,那岂非丧权辱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1 21:52 , Processed in 0.030685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