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正处在“东风压倒西风”、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时代! [复制链接]

Rank: 4

5#
发表于 2022-8-27 22:01:04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2-8-27 21:52
同志们战斗力旺盛!

打累了,对面已经开始胡搅蛮缠了,一时间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地板
发表于 2022-8-27 21:52:12 |只看该作者
同志们战斗力旺盛!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板凳
发表于 2022-8-27 18:11:33 |只看该作者
预计论战的主题将从帝国主义问题转向“学术道德”

点评

俞聂  “壮壮”闻风而来2333  发表于 2022-8-28 12:25:01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沙发
发表于 2022-8-27 18:09:51 |只看该作者

美帝的剩余攫取能力开始下降

帝国主义国家因为获得大量转移的劳动,得以占有与其人口不成比例的巨大的物质财富,这满足了其内部工人阶级对较高物质生活水平的要求,增加了改良主义的发展空间,消除了社会革命的隐患;同时,帝国主义国家的资本家阶级得以长期保持较高的利润率,能够支配更多剩余,进而提高其投资水平。

由于攫取了巨量的超额剩余价值,其自身用于物质生产的劳动力就被节约下来。这部分劳动力可以用于教育、医疗、研究和开发,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核心国家对少数高附加价值经济活动的垄断;可以充当政府官员、军官和士兵,从而维持“强大”的资产阶级国家和军队;可以转化为金融市场的经理、经纪人、职员,在为核心国家的资本家服务的同时又进一步以金融资本的方式掠夺外围国家的财富;还可以从事销售、餐饮、娱乐、法律咨询等非生产性活动,为资本家阶级及其附庸(上层小资产阶级)服务。

因此,我们分析美帝国主义能否维持其国内改良主义、维持其军事霸权,可以从美帝对于超额剩余价值的攫取能力变化入手。

根据美国的劳动贸易条件图,我们看到美帝国主义的超额剩余价值攫取能力正在下降。

平均来说,2000年,一单位美国劳动可以交换4.63单位的其他国家劳动;2005年,当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上一轮扩张接近顶点时,一单位美国劳动可以交换4.70单位的其他国家劳动。2020年,一单位美国劳动可以交换的其他国家劳动下降到了3.8单位。

这反映了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2005至2015年间,中国劳动净转移与美国劳动净获得相近,中国净转移的劳动几乎全部被美帝国主义所攫取。而2015年后,中国劳动净转移与美国劳动净获得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国劳动净转移变少,逐渐不能满足美国的胃口。

这意味着,随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随着中国劳动人民伟大阶级斗争的进行,美帝国主义能够从从中国劳动人民身上攫取的超额剩余价值正在下降。

美帝的崩溃已是进行时

帝国主义的全面崩溃、社会主义的全面胜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

要回答美帝为何必然崩溃的问题,必须先介绍美帝国主义的历史。

帝国幻梦的破灭

在二十世纪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取得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已经意识到如果放任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与取得民族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进一步发展,帝国主义对于世界人民的剥削将会无法维持,“少数人压迫多数人”的帝国主义体系将会在社会主义力量增长、资本主义日益腐朽之下而土崩瓦解。

为此,帝国主义大力扶持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内部的小资产阶级自由派,煽动了大量反对社会主义政权、民族解放政权的颜色革命,美帝国主义还使用美元霸权破坏许多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制造金融危机以迫使第三世界国家屈服于帝国主义的意志,放弃本国劳动人民含辛茹苦积累起来的工业化成果。

到2000年,美帝国主义霸权的“复兴”达到了顶点。2000年,美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了30%;那一年,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还不到4%。在1990-2000年的十年间,美国经济增长贡献了同期世界经济增长的39%。美国的军费开支达到2800亿美元,占世界军费总开支的三分之一,超过美国以下第二至第六军事强国(中国、日本、法国、英国、俄罗斯联邦)军费开支之和。

新自由主义秩序已经在全球占了统治地位。社会主义阵营全面瓦解,第三世界国家纷纷推行私有化和贸易、金融自由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仅有中国等少数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极其严峻的“拒腐防变”等残酷的斗争得以生存下来。

美帝国统治集团狂妄自大,幻想通过大规模军事冒险彻底确立美帝国主义的永久霸权,建立其对世界人民的永久统治。美帝国主义计划动用其占压倒优势地位的军事力量,控制住对于世界能源供应至关重要并且处于欧亚大陆战略中心地位的中东和中亚地区,将这两个地区变为自己永久的军事基地,一方面掐住其它各大国的能源生命线,另一方面可以随时从这两个地区出发对欧亚大陆的各个方面展开军事侵略。

美国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以“911”事件为借口发动了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侵略战争。但是,像历史上所有的反动派一样,美帝国主义总是过高地估计它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世界各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力量。仅仅为了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这两个贫弱国家进行侵略战争,美帝国主义就不得不投入其陆军力量的一半。

结果,在阿富汗,塔利班民兵组织在退出首都喀布尔以后始终控制着阿富汗的广大农村地区。在伊拉克,尽管抵抗力量在政治上野蛮落后,也没有统一的领导,内部还相互倾轧,美帝国主义也仅仅能控制住伊拉克南部的几座大城市。迄今为止,随着阿富汗塔利班民兵组织解放阿富汗全境,伊朗伊斯兰政权控制了伊拉克的什叶派政权,美帝国主义在中东的侵略战争就在战略上完全失败。

俄乌战争:崩溃的开始!

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的开始,标志着美帝国主义霸权体系正式进入崩溃时期。

在奥巴马时代,美国资产阶级的“世界帝国”计划实际上已经失败,美国霸权已经进入无可挽回的衰落,奥巴马政府的总的战略方针也是全球性的战略收缩。然而,一方面由于美国资产阶级仍没有放弃与俄罗斯争夺对世界能源市场的控制权,另一方面由于美国资产阶级外交官僚系统的惯性,依然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各种严重困境,强行在乌克兰策动政权更迭。

2014年以美帝为首的北约公然策动乌克兰颜色革命,将子弹射向乌克兰劳动群众,扶持起乌克兰亲美派的法西斯买办政权。俄罗斯普京政权迅速做出了有效但又有克制的反应,一方面出兵收复克里米亚,另一方面支持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顿涅茨克两州人民建立人民共和国以抗击来自乌克兰资产阶级当局的法西斯军队的镇压。基辅的亲美买办法西斯政权建立后,大肆反俄反共,一方面摧毁苏联社会主义遗产,镇压乌克兰工农群众,另一方面纵容并依靠法西斯民兵组织,公开逮捕共产主义者,推行赤裸裸的法西斯统治;由于内外矛盾交困,始终无法建立稳定的资本积累秩序。面对无法解决的困境,乌克兰法西斯政权孤注一掷,幻想用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办法来稳固自己的统治。

而在俄罗斯方面,在经历了普京政权二十多年的统治以后,目前的俄罗斯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俄罗斯联邦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气出口国、第一大或者第二大的石油出口国)。经过2008年的格鲁吉亚战争、2014年收复克里米亚、2015年出兵叙利亚以及今年年初对哈萨克斯坦的干涉,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与上世纪九十年代相比已经大大加强。俄罗斯资产阶级成功地将中亚、南高加索以及中东地区的叙利亚确立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巩固了对白俄罗斯的控制。此外,通过以“欧佩克+”的方式参加石油输出国组织会议,俄罗斯达到了与沙特阿拉伯一起共同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的目的。

这样,在美国从阿富汗狼狈溃退、美帝国主义的军事声望跌到历史低点、拜登集团在执政一年之后民怨鼎沸且内外交困、美国资产阶级内部矛盾十分严重的条件下,普京政权认为俄罗斯资本主义复兴的历史契机已经出现了。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了针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

战争至今已经数月了,关于战局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别样的有趣角度来呈现。

以下是自俄乌战争开始以来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文章的标题[7]:

2月24日,普京恐怕刚刚犯下了一个将导致其血腥统治结束的错误

4月3日,西方正在俄罗斯最擅长的游戏中打败俄罗斯

4月21日,到目前为止普京的战争是一场惨败,接下来还会更糟

5月5日,颜面扫地的俄罗斯正面临一场划时代的失败

5月12日,要取得对普京的完全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

5月26日,普京也许会很快取得一场意想不到的胜利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就算是最虚伪最猖狂的西方主流媒体,如BBC和纽约时报,也不得不承认乌克兰打得“很艰难”,乌克兰的失败“是一种可能性”。这种悲观的看法与俄军从基辅附近撤出时他们的癫狂叫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果北约不大规模公开派遣地面部队助战,或者在乌克兰上空设置“禁飞区”,或者对俄罗斯进行核挑衅,那么俄罗斯大概率会在保持“区域拒止”能力的前提下消灭乌军主力,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俄罗斯资产阶级成功在东欧挑战了美帝国主义的霸权,这标志着美帝崩溃的大幕已经拉开。

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在美帝霸权崩溃的当下,“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向我们给出了两种道路抉择:是选择服从于美帝国主义霸权体系并随之崩溃而被扫入历史垃圾桶的资本主义道路?还是选择将自己与全世界无产阶级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压迫中解放出来的社会主义道路?

我相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的,中国无产阶级正在用她的实际行动去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解放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0 04:37 , Processed in 0.058229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