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顽皮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与小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化 [复制链接]

Rank: 4

28#
发表于 2023-3-20 17:49:38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床哲学实习生 于 2023-3-20 17:52 编辑

目前看来,主要分歧在于对该阶层未来命运的判断上。顽皮蛋同志认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小资产阶级中的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其中下层)将无法维持现有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最终或被迫、或主动、或被迫主动地加入到无产阶级的队伍当中,作为无产阶级的一份子加入未来的社会变革浪潮中;远航一号同志则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影响有待观望,小资产阶级很可能依然能够维持一定的规模,而其中一部分将作为无产阶级的同盟军(也就是说在依然维持其整体阶级特征的前提下)加入未来的社会变革浪潮中。可以看出,上述分歧在相当程度上源于双方对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的不同理解。因此这里有必要简单分析一下技术进步的本质。

首先声明,我个人的政治经济学基础也比较薄弱,只能用相对朴素的方式认识相关问题,因此如有任何谬误之处还希望大家能够帮忙斧正。接下来明确一下我所理解的“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进步的核心特征,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使整个社会能够用更少的人力来创造等量(或更多)的物质财富,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有时间获得全面发展。因此,与上文中“小资产阶级的劳动不属于‘真正的’劳动(其劳动时间基本不创造物质财富)”的论断类似,应用于非生产领域中的“技术”也并不能算作“真正的”技术。也就是说,近期在在互联网上得到了高度关注的AI绘画、ChatGPT、Copilot等软件技术,虽然看起来非常科幻且确实能大大提升各类非生产性工作的效率,但却并没有对社会的劳动生产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说,远航一号同志提到的“资本主义技术‘进步’越来越沦为资产阶级奴役、压迫、愚弄、消磨劳动者的手段”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上述这些技术所能胜任的工作本身就诞生于奴役、压迫、愚弄、消磨劳动者的需要。

当然,尽管如此,我认为还是有必要进一步考察这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间接影响。随着这些非生产领域的技术逐渐“抢走”一部分小资产阶级手中的饭碗,他们将何去何从?是会有机会投身于一些被新创造出来的“狗屁工作”中,还是因为无法依靠现有方式维生而跌落阶级,乃至于加入无产阶级队伍?如果这些人加入了无产阶级队伍,是否会像过去由农业人口组成的产业后备军一样成为迫使工人接受更差的待遇?还是说“娇生惯养的”他们比原本的无产阶级更加无法忍受高强度劳动和糟糕的生活环境,从而使整个工人群体具有更强的斗争性?以上这些问题,我暂时无法作出明确的回答,因此先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除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非生产领域的应用外,这里还需要考察另一个方面,即顽皮蛋同志提到的该技术在生产领域中的应用。针对这个方面的分析可能更加复杂,因其涉及“技术进步(真正意义上的)究竟是否会导致资本有机构提升并使利润率下降”这一问题,只具备入门政经知识的我很难输出什么有建设性的观点。在这里请允许我先不负责任地抛出一些未经推敲的观点和疑问,供大家讨论。

我隐约感觉,单纯用利润率公式无法充分解释70年代以来欧美核心国家技术进步放缓乃至停滞这一现象。至少我之前在读《学点马克思主义》系列文章时,下意识地把这个问题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加入世界分工体系关联了起来,我想编辑组应该也是如此表达的。如果60年代欧美的资本有机构成在上升,如今中国的资本有机构成也在上升,那么这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是因为60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和如今的中国资产阶级还没有反应过来把技术用在生产生产资料上吗?欧美国家后来资本有机构成上升问题后来得到了缓解,只是因为他们生产生产资料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变高了吗?直到90年代欧美国家的利润率才有了决定性的恢复,这难道不是因为庞大的国际产业后备军的加入吗?这两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我觉得我们似乎无法脱离技术垄断和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去考察资本有机构成的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但我必须承认自己一沾类似的问题就会蒙圈,因此希望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大家的指教。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27#
发表于 2023-3-20 17:48:02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临床哲学实习生 于 2023-3-20 20:50 编辑

在前段时间大家就小资产阶级和人工智能这两个问题开始进行讨论时,我就有意单独写一篇文章来阐述一下我个人的粗浅观点,可惜因为时间关系(也因为我拖延成性)一直没能成文。现在看来时不我待啊,大家的讨论在很多方面已经使我闭门造车的思考失去了时效性,所以就在这里基于已有的讨论做一些补充以供参考吧。

关于远航一号同志提出的失业率问题,我认为虽然不存在失业率在长期不断扩大的趋势,但是参与生产性劳动的人口比例确实是不断降低的。不从事生产性劳动的人实质上就是“失业人口”,其中大部分人做的都是“狗屁工作”(在此借用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的概念)。这些工作在本质上都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各种不合理之处产生的摩擦损耗,其中包括但不限于:1. 私有制下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造成的各种市场摩擦,随之诞生的是各种销售人员、劳务中介、法律顾问、金融从业者等;2. 异化劳动造成的工作场所中的摩擦,随之诞生的是各种监工、中层管理人员、HR、产品经理等;3. 维持各项或必要或非必要的劳动力和意识形态再生产(所谓“非必要”也同样是指粉饰现行制度或为其造成的伤害擦屁股),与之相对应的是医务人员(目前相当一部分医疗需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损害是分不开的)、教师、文艺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4.其他用以维持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通常表现为政府职能的机构,与之对应的是军队、警察、各种办事人员等。同时,以上所有这些都起到了维持一定的就业率以防止社会动荡,以及维持一定的消费水平以满足扩大再生产需求的作用。

这样看来,我认为现代小资产阶级的定义也就比较清晰了:他们(或者应该说我们)是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中诞生的、靠社会剩余产品供养的既得利益者群体。他们不一定拿着高额的薪资、不一定做着轻松的工作、不一定能控制自己的劳动过程、更不一定有多强的不可替代性,但其收入来源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其意识形态容易具有保守倾向(根据具体的工作性质和社会关系不同,其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自由派和民族主义者,在此不做赘述)。
在政治立场上,该阶层通常表现出摇摆不定的特点:一方面他们对自己“社畜”的身份愤愤不平,对骑在自己头上的更高层级的管理人员乃至其背后的“资本”和“官僚”痛恨不已;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大部分工作实际上对社会并无意义,更不愿意放弃继续依靠现有方式维生的可能。其结果,必然就是一个患得患失、易搞投机主义的群体,一旦自身利益受损(哪怕只是表现出一点点受损的可能)就会立即倒戈向其他阶层寻求庇护。

最后补充一点:基于上述分析,我个人并不认同“脑力无产者”的提法,因为直到小资产阶级真的丢掉饭碗加入无产阶级队伍并从事生产性劳动,其意识形态都难以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然这里指的是该群体,个体层面的转变是有可能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26#
发表于 2023-3-20 13:17:03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3-3-20 06:20
关于:

感谢远航一号的答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5#
发表于 2023-3-20 06:20:24 |只看该作者
顽皮蛋 发表于 2023-3-20 04:23
感谢远航一号的再次释义!我为我回答的混淆不清表达歉意。
你的第一段,我没有疑义。
资本主义社会,不会 ...

关于:

你的第二段,我没有异议。只是需要补充提问的是,在通过第二段所述情况下维持生产-消费的均衡同时,是否也会造就失业人口?


资本主义条件下,当然总是会有失业人口。

但从以往资本主义各国的历史经验看,并不存在失业率(失业人口占劳动力的比率)在长期不断扩大的趋势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24#
发表于 2023-3-20 05:17:09 |只看该作者
真红ReinerRubin 发表于 2023-3-20 00:32
简单说两句

资本主义追求无限的资本积累,追求更多利润,因此使得资本主义要求无限增长的社会总产品(加上 ...

至于你说的,现实的技术进步,可以说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继续存在的条件,但是可以满足未来消灭脑体分工的条件。那么,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技术进步这样的性质,导致它的继续发展将进一步消解资本主义存在的条件、并为消灭脑体分工创造条件呢?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23#
发表于 2023-3-20 04:45:53 |只看该作者
真红ReinerRubin 发表于 2023-3-20 00:32
简单说两句

资本主义追求无限的资本积累,追求更多利润,因此使得资本主义要求无限增长的社会总产品(加上 ...

真红你好!感谢你的评论!
有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在我看来,你所说的与我并无太大的区别,因为无论是劳动生产率(这是在社会生产视角下的东西),还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增长(这应该是在生态社会主义理论下的东西),本质上都是人类要求物对自己有用性的数量增长与范围扩大。
只是,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技术进步,既不属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不属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的增长。例如马桶號子的发明,它对人有用,但是对社会生产没有显性意义,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并不具备显性意义,同样地,从马桶號子到不堵下水道还加装各种功能的智能马桶的发明,也是一样的。难道说这些便于生活的事物发明,不算是技术进步吗?(不过这个例子似乎举得不太好,因为在这里,可能会存在一个非生产性劳动界定的问题,因为技术进步一般是分工的延伸替代,而马桶號子虽然属于对纯人力疏通马桶的替代,但是否是一种非生产性劳动还难说)
因此在我看来,抓住物对人的有用性,也即使用价值的数量提升与范围扩大,要更加具有普适性一些。当然,我的语言并不凝练。劳动生产率与自然承载能力的提升当然可以作为技术进步的主要代表,但作为本质意义,也许尚缺一些充分性。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22#
发表于 2023-3-20 04:23:24 |只看该作者
远航一号 发表于 2023-3-20 00:10
顽皮蛋同志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前一个帖子中的几项疑问。

先说前几点:

感谢远航一号的再次释义!我为我回答的混淆不清表达歉意。
你的第一段,我没有疑义。
资本主义社会,不会主动去造成单个劳动者平均劳动时间不断减少,并且会不断地将工人阶级的队伍扩充。原因无他,正是因为资本对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渴望。只是,我想指出的是,社会商品总价值不会无限增长,它必然在世界人口数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有一个限值。
于是,从这个假设来看,
你的第二段,我没有异议。只是需要补充提问的是,在通过第二段所述情况下维持生产-消费的均衡同时,是否也会造就失业人口?

至于对生产资料价值的讨论,我首先为我对相关马政经知识的缺失表达歉意。因此以下所说的,仅供参考和批评。
由于有机构成是否取决于技术构成与单位生产资料的价值的量之比较,因此常常要陷入比较迷蒙的讨论。于是在这里,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讨论而申明我的观点(因为在这方面实在不是我的长处),我想做一个极端的、错误的、具有显著形而上学意味的假设。尽管是错误的,但我希望它能够有一定的参考性意义(如果没有参考性意义,那也算是具备了批评意义)。
考虑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两个部类,当他们分别完全排斥劳动时的三种情形:
1.第一部类与第二部类都完全排斥了人的劳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人的劳动,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产出了0单位价值的生产资料,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产出了0单位价值的消费资料。这样的社会生产,显然不能维持资本主义社会形态。
2.第一部类完全排斥了人的劳动,第二部类没有完全排斥人的劳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人的劳动,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产出了0单位的生产资料,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产出了若干单位价值的消费资料。第二部类的资本家有利可图,但是由于第一部类仍然在生产,第二部类的资本家必须让渡自己赚取的部分剩余价值给第一部类的资本家,才能使交易完成,第一部类的资本家等于白拿钱。虽然这样的资本主义社会有可能可以维持下去,不过想必也会相当奇怪。
3.第一部类没有完全排斥人的劳动,第二部类完全排斥了人的劳动
这一种情况,就和你说的“如果其主要用于消费娱乐领域”的情形相类似了,也就有可能加快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
通过以上非常线性的、粗浅的、形而上的假设,或许可以说,的确如你所言,当人工智能技术作用于消费资料的生产时,就会造成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下降(而无关它是否同样进入了生产生产资料的领域,当然,这个括号里的论断或许有些武断),这会是一个关键。
而消费资料的生产,的确和人本身有关——因为人类都需要消费资料的使用。
除此之外,也应该考察对人的劳动的排斥造成的失业问题。
再次感谢远航一号的继续回帖,在讨论的过程中,也让我学习到了很多!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21#
发表于 2023-3-20 00:33:23 |只看该作者
君行早 发表于 2023-3-20 00:01
我对人工智能的了解不多,不过就现在看来,未来的人工智能可以直接替代人进行劳动而非是仅作为工具被人类使 ...

感谢君行早的评论!
对于你的第一个问题,我认为这要分阶段来看。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这一段时间,主要还是作为一个工具被人类使用进行劳动,执行的主要是非生产性劳动。
在未来,人工智能的确可以替代人进行劳动。不过,这里并不会造成人类意义的缺失,因为总是会有自我实现的渴求会让人类去从事更新的劳动的(如果在那时的人类行为还可以被称之为劳动的话,总之不会是异化劳动)。而这里也会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产生,就是对人工智能人格的讨论。只是在这里先就暂且不论了吧。
对于你的第二个问题,我个人认为,人工智能首先会代替人类的非生产性劳动,由于互联网造成的现实条件,它可能会在世界范围内几乎同时开始。也许各国各地区实现的时间有差,程度也有可能有差,但应该距离彼此都不太遥远。
而代替人类的生产性劳动,则可能会从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国家或者地区开始,因为一旦涉及到具体的生产性事务中,就有可能要通过一些特定条件首先实现(而这些特定条件很有可能是社会结构相关的,而不是技术问题)。
如果它涉及到生产性劳动的领域,那么必然成为垄断技术。但是,首先缓和阶级矛盾也只是一时的,因为这样的生产一旦形成,就会造成商品单位价值的迅速下降,很快生产过剩就会再现。另一方面,一旦一国或者地区实现了这样的情况,那么其余国家和地区就要奋起而追之,从而造成全局意义的资本主义商品交换逻辑崩坏。
而在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也不会袖手旁观。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掌握工厂,并且武装保卫生产,对全世界输出廉价产品挤垮整个资产阶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继续扩大革命政权对工厂与原材料的占有,实现利润最小化。
当然,以上观点具有幻想成分,仅供参考与批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20#
发表于 2023-3-20 00:32:36 |只看该作者
简单说两句

资本主义追求无限的资本积累,追求更多利润,因此使得资本主义要求无限增长的社会总产品(加上抵消阶级斗争使得利润份额下降的影响),这就是远航一号同志提到的,社会的总劳动时间显然还在增加(或至少没有显著下降)

但是,它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求劳动生产率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增长——这是技术进步的本质(之所以不是充分条件是因为未来社会主义不要求无限增长的社会总产品)。固然资本主义要求技术“进步”总体上是要越来越沦为资产阶级奴役、压迫、愚弄、消磨劳动者的手段,但是,现实的技术进步,可以说无法满足资本主义继续存在的条件,但是可以满足未来消灭脑体分工的条件。至于现在技术进步为什么是现在这个样子,恐怕更多地要从自然规律寻找答案。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9#
发表于 2023-3-20 00:10:43 |只看该作者
顽皮蛋 发表于 2023-3-19 23:45
感谢远航一号的标题更改与对我的观点的整理,以及继续提出了一些观点。标题我认为很合适。现在就你提出的 ...

顽皮蛋同志好像没有完全理解我前一个帖子中的几项疑问。

先说前几点:

到现在为止,我们既没有观察到劳动者总人数持续大规模下降,也没有观察到单个劳动者劳动时间减少,那么,社会的总劳动时间显然还在增加(或至少没有显著下降,依具体国家而定)。那么,所有在就业的劳动者所生产的总价值显然还在增加(或者比如在中国,没有显著减少)。没有疑义吧?

上面已经说了,这些都是已经在“就业”的劳动者。资本主义条件下,虽然会发生生产过剩,但资本家显然不可能持久地雇佣工人生产卖不出去的商品,小生产者也不会持久地生产过剩商品。所以,在任何一个稍长的时间段,处于就业状态的劳动者所生产的商品总价值与所生产商品中实现的总价值势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现实中,二者总规模也基本相当)。

所以,从以上两段可以推出:只要我们观察到,世界范围,就业劳动者总人数在增长,单个劳动者劳动时间没有减少,劳动者所生产以及实现的商品总价值就必然在增长。就中国来说,过去一直在增长,近年来略有下降。

关于生产资料价值:单位生产资料价值就是某一实物生产资料所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以,只要生产资料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生产资料价值就势必下降,对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利润率下降起反作用。这与生产资料生产是否过剩无关。如果生产资料生产过剩导致生产资料价格低于价值,反作用甚至更大。

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本人都提到过:

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marx-engels/25/015.htm

资本论 第三卷 第十四章 第III部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18 12:13 , Processed in 0.028070 second(s), 9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