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849|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李东辉网友 —— 怎样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服教条主义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0 16:32: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12-31 01:37 编辑

昨晚在与李东辉网友的讨论中涉及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内因外因分析、各个国家具有自己特定的国情等相关问题(http://redchinacn.net/forum.php? ... 9356&extra=page%3D2),李东辉网友特别强调要我们克服教条主义的错误。说来也巧,教条主义(往往与宗派主义是双胞胎)也是红中网一直力戒并批判的。就此,我根据自己学习马列毛的一点粗浅经验,尝试来谈一谈怎样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克服教条主义的错误。欢迎李东辉网友进一步交流,也欢迎其他网友批评。


我们说,内因外因分析其实恰恰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有很大的关系。


本站的知名反对派“指鸭为鼠”先生向来只强调分析“内因外因”,绝口不观察矛盾的特殊性 ——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至于他十余年来从马列托主义者逐步堕落到了马列托自由派的立场上去。


我们知道,任何复杂事物都是由差别的部分组成的,在这里差别就是矛盾,矛盾就是差别。并且,事物的发展过程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的运动,这就是说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当然,我们既要看到矛盾存在于任一时间、任一地点、任一事物及其变化运动之中,也要看到这种普遍性和绝对性是通过特殊性和相对性(即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的。


打个也许不那么恰当的比方:


现在我们把世界设想成一个Google Earth一样的程序。矛盾的普遍性分析好比置顶的公告栏,时刻提醒我们要注意这个世界是有差别的统一体(即所谓“对立统一”),也就是说无论是事物内部,还是事物之间,都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


矛盾的特殊性分析则是可以看作一个能够调整具体坐标和尺度的工具栏。在坐标调整、尺度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观察许多不同的单个城市、国家、地区或世界的局部,分析单个局部的特征。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分析中所谓关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坐标和尺度都能够调整的情况下,我们就不仅可以观察许多单个的局部,而且可以观察某个局部所在的整体,以及某个整体所在的更大的整体,以便更加全面细致地理解整个Google Earth(即世界)。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分析中所谓关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就是形成一个统一的世界市场。鉴于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全球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因而我们既可以在世界市场的尺度上分析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又可以在民族国家的尺度上分析资本主义的特殊性,还可以结合不同的尺度进行分析。


如果只在世界市场的尺度上分析,那么资本主义就是一个世界体系(或世界性的生产秩序)。无论我们选取哪个具体坐标,目前它的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是全球资产阶级,次要方面都是全球无产阶级及其同盟军。这时候由于我们没调整分析的尺度,只能看到资产阶级联合起来打败全球无产阶级,世界革命遥遥无期,而并不了解无产阶级持续分裂、资产阶级始终统治的具体的现实原因和过程,甚至于责备无产阶级的意识涣散,更谈不上找出次要方面向主要方面转化(即全球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路径。


如果只在民族国家的尺度上分析,那么资本主义就是一种生产关系。无论我们选取哪个具体坐标,目前它的矛盾的主要方面都是国内资产阶级,次要方面都是国内无产阶级及其同盟军。这时候由于我们仍然没调整分析的尺度,看到的只能是各个国家层面的无产阶级相继溃败,犹如病毒感染,例如上世纪的苏东剧变。某些左派同志或许是出于坚定信念的需要,此时会在各国无产阶级一败涂地的汪洋大海中,集中精力去寻找几个次要方面相对比较突出、可能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国家,比如存在毛共游击队的地方,或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比较隐蔽或不那么发达的国家。然而,如果我们只在民族国家的尺度上分析,甚至都无法完全解释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资本主义复辟。难道真是幸福的国家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只能祈请历史偶然性来说明问题吗?


有些认真的同志这时可能就会想到,调整不同的尺度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在观察民族国家尺度的同时,结合国家以下的尺度进行分析。这时候的画面往往会显得极其复杂,并且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当然,多元论者会跳出来说这是对的,因为世界本身就是如此复杂。相反,唯物论者会主要从物质生产和经济基础去寻找隐蔽的“线头”。一如有些同志解释说,中国发生资本主义复辟主要是因为国内的无产阶级力量还不够强大而且分散,而遍布各地的几亿农民的小生产又异常顽固,即所谓的“资产阶级法权”是导致中国资本主义复辟的物质基础。再如有的同志继续为了坚定信念而断定说,其他历史社会主义国家失败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错误,而一国是可以建成社会主义的,因为即使面对国内外的反动力量,只要不断加强国内无产阶级专政的力量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看到,上面这种综合不同尺度的分析,已经不再只是远远地看某个局部,不再只是分析该局部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是尝试在尺度的动态调整中找出多种矛盾之间起决定作用的主要矛盾,以此说明包含了局部的整体,或者作为整体的局部的特征。


坦白说,我是赞成这种辩证的矛盾分析法的,既要看坐标(分析矛盾主次方面),又要调整尺度(分析主次矛盾)。但是现实问题的关键是,举凡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何以未能埋葬资本主义、历史社会主义国家为何复辟资本主义、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等问题,一概都不能只从某个单一的坐标局部和尺度来思考和回答,既不能仅仅把它们看成单独的个案来考察(单个局部矛盾主次方面的分析),又不能脱离具有支配性地位的世界市场来对它们进行分析(脱离世界体系的主次矛盾分析)。如果我们从地区、国家上升到世界市场的尺度,再从世界市场、国家回归到地区的尺度,在此过程中亦比较不同的坐标局部,如此反复观察思考,或许可能得出更加贴近真实的答案。


首先,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无疑已经告成,鉴于地球是人类目前最主要且最大的活动范围,因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应当是我们在分析单个坐标局部(矛盾主次方面)时所应当注意的最高尺度(主次矛盾)。换言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是我们在分析一国或地区的资本主义时,必须考虑进去的起规定作用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集团现时构成了这个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舍此,我们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把应该考虑进去的特殊矛盾遗漏在外,即没有分析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当然,假使未来某天真有外星人大规模地跟地球人保持密切联系,或者地球人冲出太阳系跟其他星系的“人类”形成了密切关系,那么届时我们的矛盾分析尺度可能还会超越地球)


我们先简单看看世界性资本主义本身的特殊性。最迟在列宁发表《帝国主义论》的前后,资本主义就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支配性的世界体系(秩序),它的目的只有一个 —— 全球资本积累。在这个世界性的矛盾中,主要方面是大规模无偿占有本国及他国无产阶级劳动的跨国资本家阶级,次要方面是全世界被剥削的劳动群众,世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源源不断地被这个资本家集团所攫取。


其次,我们不能仅停留于模糊的世界尺度本身,还要进一步结合民族国家的尺度来仔细观察。世界资本主义的矛盾通过民族国家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明确指出的世界性的两大对立,一边是享有垄断高额利润的极少数最富国家,一边是受这个集团压迫和剥削的世界大多数民族和国家。列宁将这个压迫和剥削全世界劳动者的资本家集团称为“帝国主义”,它们的特征就是寄生性和腐朽性。说帝国主义集团具有寄生性,是因为它们依靠世界市场的垄断地位攫取超额利润,寄生在世界劳动人民的身上。说帝国主义集团具有腐朽性,是因为它们一方面为了维持利润率而日益减少生产性投资,另一方面为了缓和本国阶级矛盾而腐蚀工人运动。


现在我们看到,结合世界市场和民族国家的尺度分析,就能发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矛盾 —— 跨国资本家阶级与世界劳动人民的对立统一,其中,寄生腐朽的帝国主义集团构成了主要的方面。如果我们承认资本主义是全世界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如果我们不否认地球上所有国家或地区都与其存在这样或那样、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那么我们就必须认识到,当今全球人类社会的性质,主要是由“世界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帝国主义集团”这一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这意味着我们在对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特殊性作进一步具体分析时,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个主要矛盾及其主要方面的规定性作用。舍此,我们就会犯教条主义的错误,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12-30 16:33:39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远航一号 于 2023-12-31 01:58 编辑

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何以未能埋葬资本主义?历史社会主义国家为何复辟资本主义?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对待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具体分析不等于局部分析,而是提醒我们分析普遍性的矛盾如何寓于特殊性的矛盾之中,特殊性的矛盾又如何表现普遍性的矛盾,即观察和分析二者之间的辩证法。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作为现代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整个人类的历史长河而言,它是现代的特殊的矛盾;就现代人类社会本身的历史进程而言,它又是起规定作用的普遍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如果不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普遍的原因或普遍的根据;但是,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因此,我们在贯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时,就是考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普遍矛盾是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殊矛盾中表现出来的。


这一普遍矛盾首先要通过世界市场和民族国家表现出来。在世界市场上,各民族国家大致分成了核心国家(高科技垄断国家、主要消费国)、半外围国家(主要出口制造国或主要资源国)和外围国家。其中,(1)除个别地区外,外围国家往往缺乏稳定的资本积累秩序,主要从事的是竞争激烈且利润低微的行业,如农业、采矿业、轻纺工业等。(2)核心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阶级)则通过垄断性的技术在全球赚取超额利润、剥削全世界无产阶级,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内,将超额利润中的一部分用来提高本国无产阶级的生活消费水平,并维持一定的形式民主,以此实现本国内的“劳资谅解”,避免阶级矛盾爆发。(3)半外围国家的状况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半外围国家中的出口制造国主要从事的也是低利润的竞争性行业,因此本国资产阶级(统治阶级)只能通过政治专制来维持对本国无产阶级的高强度剥削,以保证稳定的资本积累秩序。半外围国家中的资源国由于人均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这些国家无产阶级的处境主要随着世界能源、原材料价格的行情而相应波动。


这些不同国家之间以及各国的统治者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统一体现在追求资本积累的总目标,对立体现在相互竞争。马恩曾经提示我们,在统治阶级本身未受到颠覆性的威胁之前,统治阶级内部的分裂(分工)甚至可以发展成为相互之间的某种程度的对立和敌视。但是一旦发生任何威胁阶级本身的实际冲突,“这种对立和敌视便会自行消失”。这就是说,在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尚不能团结起来实际威胁资产阶级统治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内部之间的竞争、对立或敌视往往会暂时地成为政治的主流。在那样的历史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普遍矛盾将主要通过民族国家间的合纵连横表现出来。到了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实际威胁到资产阶级的统治时,各国资产阶级便开始媾和,试图联合起来打垮无产阶级的国际联结,彻底绞杀革命力量。


十九、二十世纪的西欧无产阶级革命不可谓不声势浩大,但最终何以未能埋葬资本主义?我们认为,这是因为西欧无产阶级运动受制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运动规律。西欧(核心)国家无产阶级的斗争和革命固然风起云涌,相继争得了八小时工作制、普选权等权利,甚至几度夺取了政权,但是最终却不幸地主要走向了沙文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立场。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西欧核心国家的资产阶级通过在世界市场剥削其他国家和地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将其中一部分用于缓和劳资冲突,让本国的劳资矛盾始终限于资本主义的改良框架之内。以二十世纪初的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英国为例,在二十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特别是1920年至1980年),英国经济中的各种劳动收入(如工资、薪金、补贴、小业主收入中的劳动部分等)占英国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了70%左右,英国工人通过斗争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事实上有了显著改善,远远优于当时绝大多数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劳动人民。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这种不平等交换运动,使得西欧地区原本进步的工人阶级没能成功团结世界其他地区的无产阶级同盟军,西欧工人阶级之间的团结让位于世界劳动阶级之间的竞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最终陷入“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 ”。


当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普遍矛盾中,世界劳动人民是不会一直甘于处在被彻底支配的地位的。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其后成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为全世界劳动者团结的领导力量,鼓舞并支持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世界上相继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在1975年前后的全盛时期,曾经发展到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二、人口的三分之一)。二十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虽然是在政治上由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经济上实行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国家,它们组成了一个相互支持的阵营,共同对抗帝国主义集团,但是在帝国主义集团湮灭之前,它们无一能自外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仍然要参与世界市场的残酷竞争、服从于资本积累(经济增长)的总目标。以社会主义的头号强国苏联为例,苏联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着大量的贸易,从资本主义国家进口了不少先进技术、设备和特殊原材料,同时也向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口商品并与资本主义国家竞争。如果从苏联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928年算起,至1970年,苏联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07%。苏联在1928-1970年近半个世纪期间的增长幅度在这个时期有数据的51国家中排在第二位,超过了除日本以外的所有其它国家。如果以1928-1988年作为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那么苏联在这六十年中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是2.8%。


参与世界市场的残酷竞争、寻求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个普遍矛盾的规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追求的则是每个人都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发展自我,而不必限于“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只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一天不崩溃,其规律一天不停止发生作用,即使是历史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得不在保证人民生活的同时要将资本积累置于首要地位。然而,“资本积累需要生产大量资本品,保证人民生活需要生产大量的消费品,向无阶级社会过渡并防止复辟则需要在极大减少劳动时间的情况下生产前两者。就算这三个任务在长期或终极意义上是统一的,但在通往长期道路上的每一个短期它们都相互矛盾。” 就此而言,上世纪历史社会主义复辟的一大原因正是在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运动规律使得这些国家无法同时完成上述三个任务。


同理, “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也是不可能实现的,即使是某种宣称“建成”了的社会主义,那也不可能是人民的劳动时间得到普遍、大幅减少的社会主义 —— 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当然,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秩序的规定下,一国虽然不能“建成”社会主义,但却有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当然这种建设不能只是某一国的任务。反对阶级的统治,就需要现实的对立阶级的力量。反对国家的统治,就需要能够夺取国家政权的组织力量。反对世界体系的统治,就需要能够打破世界市场竞争的世界革命力量。这意味着,在面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规定时,世界层面的次要方面(社会主义阵营)如何向主要方面转化,是一个耐力和力量的比赛。与此同时,各个民族国家层面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政权)如何防止主要方面再次向次要方面转化,始终受到世界层面主要矛盾的运动的规定。然而不幸地是,上世纪的社会主义阵营在力量相对弱势的情况下,耐力也未及帝国主义集团,最终导致了国际共运的低潮。


今天的我们要记取前人胜利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尤其需要努力做到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 既分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本身的特殊性,又分析这个特殊性如何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和主要的矛盾而体现于各个民族国家之中,如何规定各个民族国家的资本主义的特殊性,如此反复观察 —— 克服教条主义的错误,免得上了资产阶级反动派和小资产阶级宗派主义分子的当,做了替帝国主义集团摇旗呐喊的糊涂鬼。


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需要看到,自从上世纪世界无产阶级被打垮以后,各国资产阶级之间便又不由自主地开始从联合走向了竞争、对立甚或敌视。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登上世界政治和历史的舞台,舞台中央仍由各色资产阶级驻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虽摇摇欲坠,但其普遍矛盾仍旧通过世界市场和民族国家而表现出来:在世界市场上,各民族国家以鲜明的核心(高科技垄断国家、主要消费国)、半外围(主要出口制造国或主要资源国)和外围扮演各自的角色。我们看到二十一世纪的情形已经变成部分半外围资源国家的资本家统治阶级获得本国大部分无产阶级的支持,领导外围国家形成了一个虽松散但力量不容小觑的反帝阵营。与此同时,以寄生腐朽为特征的帝国主义集团彻底朝着腐坏、崩溃、毁灭狂奔,它们不仅对挫败(半)外围国家资产阶级的斗争感到有心无力,而且对维持本国无产阶级的舒适生活消费水平、政治权利、文化氛围也彻底无心无力。纵观世界,似乎只有一个内瓤腐烂的庞然大物 —— 半外围出口制造国还在徒劳地尝试裱糊破烂的世界资本主义的“纸房子”。可是,所谓独木难支将倾之大厦,更何况一根早已被腐蚀空心的朽木呢。


站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我们,虽然还没有完全看到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驱雷掣电、翻天覆地的革命高潮,但是毕竟历史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中国和世界的阶级斗争形势,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服教条主义,总结和宣传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的现实条件。



可能有些同志会疑心世界体系分析是外因分析,当我们着手观察某个具体国家的时候就不适用了,就需要转向对该国家做内因分析。对此,我们认为内因外因分析不过是矛盾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另一种说法。恩格斯曾说:“原因和结果这两个观念,只有在应用于个别场合时才有其本来的意义;可是只要我们把这种个别场合放在它和世界整体的总联系中来考察,这两个观念就汇合在一起,融化在普遍相互作用的观念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在此时或此地是结果,在彼时或彼地就成了原因,反之亦然。” 同样的,毛泽东也讲:“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而在另一一定场合则变为普遍性。” 既然如此,对于内因和外因,我想我们还是遵循唯物辩证法的提示来做吧。


(全文完)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23-12-30 17:25:25 |只看该作者
感谢俞聂同志的殷殷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增长了不少知识。我当然没有俞聂同志那样高的文化水平,怀着惶恐之心在俯首拜读后略答一二吧:

归根结底,教条主义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革命学说的基础是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反对教条主义自然是非常有效的。

在教条主义者和宗派主义者的口中,修正主义仿佛不是放弃革命斗争路线、引进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迎合资产阶级利益,而是指责不合己见的政党、国家和个人的流行词汇。

好吧,让我们来谈谈修正主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

本来,修正主义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在摧残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马列主义,简而言之是以唯物辩证法为基础阐明工人阶级革命斗争道路的学说,它的优越性在于根据唯物辩证法,通过剖析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考察事物真实的情况来确定应该在革命斗争中采取何种的战略战术与立场方法。但是教条主义者只会背诵马列主义的一些词句,根本毫无理解马列主义理论的能力,对革命理论的创新指指点点,用马列主义的旧论断来审判对新情况的分析总结,这就导致了马列主义的优越性无法发扬,一部分人对马列主义失去信心转而投向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教条主义的基础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教条主义是与革命学说水火不相容的,教条主义分子没有革命性而于革命有害。(学会“使用”“马列主义”来谩骂,表面上很有革命性,不能说实际上有革命性。)在过去,托洛茨基匪帮教条主义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的旧论断来反对列宁斯大林,在今天,教条主义的反革命性质越来越凸显,它演化为阻碍反帝运动与诽谤社会主义的顽固言论。

教条主义的作用是反革命,教条主义依仗的也是反革命,教条主义者是为帝国主义者和修正主义者服务的。就拿现实性的一个例子来说吧。认为中国和俄罗斯是新兴帝国主义的理论就是在用一战期间的头脑思考二十一世纪的问题,它无视了自从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和共产主义者任务的新变化,竟然用美帝国主义提供的所谓中俄在非洲势力扩张的信息来作为论据(美国在非洲有八百个军事基地!),这根本就是服务于美帝国主义对全世界人民的侵略扩张的。

今天,在网络左翼社群中明显地风靡着教条主义,他们一天到晚的活动就是靠查字典词典来确证自己的认识,将外国某个符合他们意识形态的政党奉为皋臬,强迫成员片面地背诵而不是思考旧书老书。这样的“马列主义”能够吸引到、吸引住人吗?很明显我们在这里看到的是马列主义优越性的破坏,一种唯物主义辩证方法的丧失。

“某些左派同志或许是出于坚定信念的需要,此时会在各国无产阶级一败涂地的汪洋大海中,集中精力去寻找几个次要方面相对比较突出、可能具有典型(象征)意义的国家,比如存在毛共游击队的地方,或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比较隐蔽或不那么发达的国家。然而,如果我们只在民族国家的尺度上分析,甚至都无法完全解释历史上“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为什么会接连发生资产阶级复辟。难道真是幸福的国家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却各有各的不幸,我们只能祈请历史偶然性来说明问题吗?”

唯物史观是一种阐明历史必然性的学说。虽然如此,历史的必然性并不是通过类似于自然界事物之相互作用那样的方式自然而然地实现的,在社会历史领域欲讨论其必然性则必在共性基础上涉其个性,结合而论。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并运用政权,它的内核,它的运用者是人。如果任由顺其自然,不通过方法去加强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就会逐渐破败直至被取消,这就是斯大林为什么说一切问题在于巩固政权。俞聂同志所论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复辟事件,那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一个片面重视经济基础,而不重视对应的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例子。

自然地,共产主义的胜利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如果共产主义没有在全球实现就不能说它最终胜利。斯大林在论及此处时也将建设建成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完全胜利分开。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23-12-30 17:38:07 |只看该作者
社会主义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胜利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可能用我国内部力量来解决无产阶级和农民间的矛盾,这
就是在其他国家无产者的同情和支援下,但无须其他国家无产阶级革
命的预先胜利,无产阶级可能夺得政权并利用这个政权来在我国建成
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
没有这种可能,社会主义建设就是没有前途的建设,就是没有建
成社会主义的信心的建设。要是不相信有可能建成社会主义,要是不
相信我国技术落后并非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这条道路上不可克服
的障碍,就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否认这种可能就是不相信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就是离开列宁主义。◇64◇
没有其他国家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就不可能在一个国家内获得
完全的最后胜利,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就是说,没有至少几个国家革命的胜利,就不可能有免除武装
干涉因而不可能有免除资产阶级制度复辟的完全保障。否认这一个不
容置辩的原理,就是离开国际主义,就是离开列宁主义。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23-12-30 17:58:24 |只看该作者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30 17:25
感谢俞聂同志的殷殷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增长了不少知识。我当然没有俞聂同志那样高的文化水平,怀着惶恐之 ...

稳固政权是很容易理解的的国家统治行为,国家存在,统治阶级就会运用这个工具来维持其统治。
列宁在国革里面论述到了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旧被剥削者即无产阶级,也是统治阶级,对旧剥削阶级,即资产阶级,也是被统治阶级的统治,这是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个过程。(我没引用原文,不过是这个意思,好像出自是很靠后的章节)
但是我的印象里无产阶级专政在历史上基本上没实现。不过这不妨碍我将历史社会主义国家看作是国家,即统治阶级的工具,而且要素很齐全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6#
发表于 2023-12-30 19:44:40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俞聂 于 2023-12-30 19:52 编辑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30 17:25
感谢俞聂同志的殷殷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增长了不少知识。我当然没有俞聂同志那样高的文化水平,怀着惶恐之 ...


谢谢东辉同志,教导远谈不上。我自己学习马列毛的时间不长,敢不揣浅陋地在这里谈些学习心得,也是希望借此能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不断学习进步。

我同意说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庸俗唯物主义。同时,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也有更具决定性的现实物质基础,小资产阶级的物质基础。

还想和东辉同志商榷两点:

第一,你提到“修正主义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在摧残马列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据我的了解,上世纪也有一些外国的同志持类似的看法,认为修正主义成功主要是由于工人阶级的内外敌人在上层建筑领域发动“政变”。我不否认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毕竟这是恩格斯曾明言过的。但是,修正主义从十九世纪末到整个二十世纪都延续不绝,犹如春风生野草一般,我想在面对这样一种长时期的意识形态和反动实践时,马列主义者或许最好还是借助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方法: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变革的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我们幸运地看到,列宁对修正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做了透彻的分析,那就是他的《帝国主义论》。在那里,他指出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剥削得来巨大的“超额利润”,从中可以拿出一部分来,用于收买“工人贵族”,培养“修正主义”的物质基础。所以,我想修正主义能够如此大范围地取得成功,虽然有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思想基础提供协助,但其主要的、决定性的原因恐怕还是帝国主义的物质基础。

第二,东辉同志认为“唯物史观是一种阐明历史必然性的学说。……(但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并运用政权,它的内核,它的运用者是人。如果任由顺其自然,不通过方法去加强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就会逐渐破败直至被取消,……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就是一个片面重视经济基础,而不重视对应的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例子。”

对于上面这个例子,我想毛主席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恐怕是最好的说明。众所周知,毛主席时代的中国,尤其是文革以后,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的重要性被拔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毛主席晚年最为人所钦佩或诟病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其主要的观点就是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在完成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改造后,必须不断加强政权和意识形态的改造力度,所谓“灵魂深处闹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反修防修”等无一不是在强调这一点。

老实说,刚开始我也认为这是对的,也应该是有效的。照此推论的话,现实中中国复辟资本主义,就主要是由于上层建筑“变修”,由于革命者的思想意识“变修”,进而就具体归因于某几个政治人物的修正主义阴谋得逞。但现在我得说这种看法至少是值得商榷的:

从历史上看,除了中国发生复辟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发生了复辟,甚至最后社会主义阵营土崩瓦解,只遗留下了几个“活化石”。这些难道全部都是由于“片面重视经济基础,而不重视对应的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吗?如果是的话,那么上层建筑和思想意识确实具有极其重要,甚至超越马恩本人所说的极端重要性。照此,当我们从历史往实践推衍开去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需要重点挑选那些个人道德品质极佳、政治意识极强、阶级立场极坚定、理论水平极高超的先进分子,让他们再次组成先锋队来领导和保证下一次中国革命不至于断送未来。

写到这里,我发现这似乎是走向了革命英雄个人创造历史的“创新”道路。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与不对?还请东辉同志批评。

点评

乐不眠  哇,谢谢,我的互联网嘴替。  发表于 2023-12-31 09:39:0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7#
发表于 2023-12-30 20:20:42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种想法,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所以能不断维持和发展下去,甚至能拖垮社会主义集团,根本原因在于它能够不断地找到新动力的来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来源)。一开始是殖民地,后来是半外围和外围国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核心国家需要大量的外围和半外围国家为其创造价值、进贡价值,以此来维持国内的繁荣。所以,他们不能容忍社会主义集团的存在,因为这会阻止许多国家变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的外围和半外围国家,进而阻塞他们的利益来源。反过来,如果社会主义国家垮掉,重新变为资本主义制度,加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的核心国家就多了一个收割对象,也就多了一个利益来源。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垮掉的越多,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利益输送就越畅通。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危机最终是被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加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这一重大转变所化解的。资本主义核心国家借此机会挺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反过来利用苏联的内部矛盾打垮了苏联,使得大量社会主义国家全部变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新的巅峰。因此,78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重要支柱,使其一直繁荣了许多年。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已接近消耗殆尽,中美两国都已陷入衰退趋势无法自拔。而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是找不到新的动力来源的,已经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国家可以瓦解,也没有什么外围国家发展成为半外围国家,能够取代当年中国对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支撑作用(因为体量根本不够)。而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建立在资本不断增殖的基础之上,一旦哪一天它不能增殖了,那么整个资本主义制度就要炸毁了,这就是为什么资产阶级总是特别看重经济增长、特别看重GDP增速的根本原因。

所以,如果我们分析一下现在的形势,就会发现形势十分有利于无产阶级,而特别不利于资产阶级,我们现在可以乐观,不仅仅是因为革命乐观主义,也是有理由的。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8#
发表于 2023-12-30 20:32:50 |只看该作者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3-12-30 20:20
我有一种想法,就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所以能不断维持和发展下去,甚至能拖垮社会主义集团,根本原因在于它 ...

确实,你第一点谈的就是有名的资本主义的“空间修复”。

马克思的掘墓人设想终于要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了,资本主义的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9#
发表于 2023-12-30 20:37:08 |只看该作者

所以按照我上面的分析,我的想法是,社会主义能否在一国建成?这不是一个要害问题,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不是一国不能建成社会主义,而是如果社会主义只能局限在一国(或者几个国家)的范围内,那么它就难以成功,这些国家就难以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却易于被资本主义所渗透和瓦解。反过来,如果社会主义能以燎原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那么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完全胜利就指日可待,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胜利只能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胜利,而不会是一国或者几个国家范围内的胜利,那种胜利只不过是自封的胜利,就像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一样,不是真正的胜利。因此,我认为上个世纪社会主义阵营的失败,固然有很多因素,但究其根本,是社会主义各国未能很好地联合起来,一同应对资本主义的进攻,反而因为各种矛盾而关系破裂,将许多资源都白白消耗在内部斗争中,最后被资本主义各个击破,在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苏交恶。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10#
发表于 2023-12-30 20:48:36 |只看该作者
俞聂 发表于 2023-12-30 20:32
确实,你第一点谈的就是有名的资本主义的“空间修复”。

马克思的掘墓人设想终于要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了, ...

可见,资本主义系统是一个自我溢出性的系统:其自身的稳定,关键性地建立在向“外部”的溢出。那么,倘若不再存在那样的“外部”呢?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便正是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看到一篇09年的文章,已经很好地阐述了这一点,感谢你让我又获得了新的知识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7 17:14 , Processed in 0.034453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