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俞聂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答李东辉网友 —— 怎样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克服教条主义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楼主
发表于 2023-12-31 00:48:48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井冈山卫士 于 2023-12-31 00:49 编辑
俞聂 发表于 2023-12-30 19:44
李东辉 发表于 2023-12-30 17:25
感谢俞聂同志的殷殷教导,让我受益匪浅,增长了不少知识。我当然没有俞聂 ...

我认为余聂网友的这个讨论很有意义。

历史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按照时间顺序需要完成三个任务。

第一个是民族解放,即所谓“资产阶级革命”。完成这个任务意味着为资本积累(工业化)扫清道路。完成这个任务的内涵是尽可能打败帝国主义在国内的代理人,尽可能消灭那些阻碍本国资本积累的集团。在中国历史上,这就是推翻“三座大山”的任务。尽管我们都知道这种革命斗争是艰苦卓绝的,但是在历史上这确实相对容易的。

第二个任务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意味着将剩余的很大一部分集中起来进行生产性的投资。这需要长期将劳动人民的生活水平压低。尽管革命队伍及其之后的官僚集团可以采取较为平均的分配措施,以较低的成本建立基础的公共服务网络,但是低物质生活水准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克服的。

第三个任务是向无阶级社会过渡。这需要在大幅降低劳动时间的情况下,打破脑体分工,消灭官僚机构,也消灭了任何意义上的“先锋队“出现的土壤。

在这里我提一个“离经叛道”的观点:在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时候,整个社会的复杂程度(分工)和组织程度(等级制度和动员力)都会下降。用通俗的话讲,整个社会都变得”懒散“了起来。而这种”懒散“并非贬义词,而是人民群众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自我实现中的必然结果。

换句话说,社会的组织性越高,复杂程度越高,对领导集团的需要也就越大,对脑体分工的需要也就越不可逾越。这样,离无阶级社会也就越远。

历史上,发生”社会主义“革命的国家越小,物质力量越薄弱,这个国家就必须要更强大的组织效能去完成第一个和第二个任务。在完成第一个任务的时候,劳动人民与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的共同利益可以实现某种”工农联盟“,或者通过”群众路线“来一定程度上代替等级分明的组织。但在完成第二个任务的时候,革命政权就直接站在了绝大多数劳动群众短期利益的对立面。这就更加难以打破领袖与群众之间的界限。

对于那些”原生“的”社会主义“革命(苏、中、南、古)而言,领袖集团终究是群众中产生的,经历过本国阶级斗争考验的,至少是了解本国群众的直接利益的。对于那些被苏军”铁扫帚“扶上去的领袖集团而言,事情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在中国,尚且存在”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严重脱离阶级斗争实际的教条主义错误,但是最终被中国阶级斗争自己产生的领袖集团克服。对于朝鲜和东欧国家而言,尽管其领袖集团在掌权之前进行过较为艰苦的斗争,但是这些”次生“领袖集团毕竟没有在带领本国人民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与本国人民建立较为广泛的联系和共同利益。在这种情况下,领袖集团尽管可以让别人代劳,完成第一个(民族解放)的任务,但是在进行第二个(资本积累)任务的时候,就会空前孤立。

空前孤立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次生”领袖集团需要更加严格的组织性和等级性来进行资本积累和维持政权。这种组织性和等级性的意识形态表现就是在国际形势较为缓和,甚至有苏联大笔援助的时期,这些领袖集团仍然需要过度强调领袖的作用,乃至发展个人崇拜,来维持自身的地位。在这种意识形态里,领袖不是人民群众中的优秀分子,也不是连接自发性与自觉性的桥梁,而是自觉性本身。群众就只剩下了自发性,群众的自觉性就仅仅表现为服从领袖而已。在这种条件下(注意:不是一切条件下),这些政权强调的“主观能动性”,并非人民群众自己的高度创造性,而是对党/政权/领袖的高度服从性。这种对名为能动性实为服从性的意识形态的强调,是“次生”领袖集团既缺乏足够的物质条件来安抚群众,也缺乏在革命过程中与群众形成的共同利益的表现。

这种情况也加速了这些“次生”领袖集团向官僚集团蜕化的过程。在已经蜕变甚至已经发生了资本主义复辟的前“社会主义”国家,统治阶级强调“主观能动性”,强调“思想革命”是“强盛大国”的基础,强调“文化专政”,就只是维护自身统治,试图尽可能攫取群众剩余价值的手段了。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8Rank: 8

沙发
发表于 2023-12-31 01:47:43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人1 发表于 2023-12-30 20:48
可见,资本主义系统是一个自我溢出性的系统:其自身的稳定,关键性地建立在向“外部”的溢出。那么,倘若 ...

是的。很早之前有个比喻,就是资本主义是个游戏机里的“贪吃蛇”。吃得越多,屏幕上的空间就越小,最终走向吃自己的自我毁灭。

历史上,关于资本主义这个“贪吃蛇”吃的什么,有过很有意思的争论。

争论的一方是罗莎·卢森堡。卢森堡认为,资本主义通过剥削本国工人生产出了大量的剩余价值,但是工人有限的消费能力无法将这些剩余价值实现,所以需要扩展海外市场。所以,当海外市场扩展完毕的时候,资本主义的“外部”也就吃净了。

卢森堡的理论的潜在假设是剩余价值的实现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主要矛盾。这也是“中帝论”分子对中国资本主义矛盾的基本认识,即“消费不足”。

另一方是列宁。列宁认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首先是个剥削体系,帝国主义扩张的根本原因是需要控制1更多的廉价劳动力,来创造剩余价值,进而同时满足资本积累的阶级妥协的需要。这也是后来世界体系理论的先驱。

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潜在假设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无法解决的主要矛盾。

现在看来,只要有积极的国家干预,“卢森堡矛盾”就从来不是什么问题,资本主义的真正死结在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只要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不再能够有利可图地将廉价劳动力纳入其统治,那么资本主义就触碰到了其无法突破的“绝对上限”。

当然,资本主义的灭亡几乎肯定会发生在这个“上限”到来之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9 19:10 , Processed in 0.028448 second(s), 10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