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红色人物 查看内容

毛泽东思想是人类先进智慧的结晶

2014-7-11 21:39|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867| 评论: 0|原作者: 玖江春|来自: 红色故乡网

摘要: 简介了毛泽东思想来源

毛泽东思想是人类先进智慧的结晶

作者:玖江春  

  毛泽东思想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来源于三个方面:

  1.马克思列宁主义。

  2.古今中外名人的先进思想。“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是毛主席采纳先进思想的原则。

  3.中国的国情。

  毛主席读书之广,令人汗颜。

  毛主席一生中读的书太多了,若要精确地说明显然很困难,但可大致分为六类:

  1.马列著作

  毛主席对马列著作很执迷,如《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资本论》、《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哲学笔记》节译本、苏联出的《列宁选集》中文版多卷本、《论列宁主义基础》、《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艺术》等,都是他曾深入研究的书籍。

  2.哲学著作

  毛主席也爱看哲学书籍,例如西洛可夫、爱森堡等合著的《辩证唯物论教程》,米丁等著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和米丁的《新哲学大纲》,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思想方法论》和《哲学与生活》;还有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古希腊哲学家的著作和西方近代哲学家的著作,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读过普列汉诺夫的哲学著作,如《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艺术论》,还有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李达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唯物辩证法》,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

  3.经济学著作

  经济学方面,毛主席在延安读过一些,如马克思的《资本论》、河上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等,还有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列宁有关政治经济学论文十三篇》。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后,他将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读了许多遍。

  4.中国历史和近代时政著作

  毛主席最喜爱读的还是中国历史和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书。如《御批历代通鉴辑览》116卷、《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曾文正公家书》、《盛世危言》、《新民丛报》等。

  5.中国文学著作

  毛主席小时候就对《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精忠岳传》、《隋唐演义》。还有《东周列国志》、《金瓶梅》、《智囊》、《笑林广记》、《官场现形记》、《聊斋志异》等。

  6.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著作

  毛主席早年对自然科学不大感兴趣,读过的书有限,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给他以深刻印象。还有汤姆生《科学大纲》、普朗克《科学到何处去》、秦斯《环绕我们的宇宙》,爱丁顿《物理世界的本质》,他也爱读《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动物学》杂志、《考古学报》、《化石》杂志等刊物,直到1976年,他还索要英国学者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

  此外,毛主席还读了一些宗教、逻辑学方面书籍以及工具书。宗教方面的著作如《金刚经》、《六祖坛经》,逻辑学方面的著作如《穆勒名学》,工具书如《辞海》、《辞源》等。

  6.《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论持久战》、《论十大关系》,都是毛主席对国情的探讨和总结。

  毛主席读书之深,同样令人汗颜。

  毛主席读书广泛而且读得深,他几乎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以表达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例如,他认为《东周列国志》讲的许多颠覆敌对国家的故事,是当时社会剧烈变化在上层建筑上的反映,其缺点是没有写当时社会经济的剧烈变化。

  他认为《金瓶梅》在揭露封建社会经济生活和统治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方面写得很细腻,但不尊重女性,只暴露黑暗,讲淫秽,就很难传开。

  由于毛主席从多方面吸收文化、精神营养,所以,毛主席是人类先进思想的集大成者,因此也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不是故意创造出来的。

  毛主席的诗词举世无双,没有深厚的底蕴是写不出来的。

  还是多读书吧,何必故意编造什么“D理论”,“三代表”,“发展观”之类的东西装点门面。

  试问:那些发明“猫理论”,“三代表”,“发展观”的人,有那么深的文化和精神底蕴吗?那些自认为在洋国接受过洋教育的人能理解毛泽东思想吗?

  而今迈步重头越(340554831)

  玖江春博客

  (责编 玉表)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7-2 05:31 , Processed in 0.011126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