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群众文艺 群众文艺 查看内容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 成都群众纪念毛主席诞辰126周年侧记 ...

2019-12-23 12:13|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10816| 评论: 0|原作者: 秦明

摘要: 2019年12月22日,冬至日清晨的成都依旧阴冷,却未能阻挡群众前往毛主席视察红光社纪念馆,自发纪念毛主席126周年诞辰日的脚步。二十多名红光本地的老大姐同其他成都各地的群众一道,庄重地给毛主席他老人家三鞠躬,照例是一首东方红、一首国际歌。



十余年来奔波全国各地,致力于为人民服务、宣传毛泽东思想的老中医——聂晓萍老师给笔者传来了成都百余名群众自发纪念毛主席诞辰126周年的现场照片。

  2019年12月22日,冬至日清晨的成都依旧阴冷,却未能阻挡群众前往毛主席视察红光社纪念馆,自发纪念毛主席126周年诞辰日的脚步。



  在毛主席视察红光社纪念馆正厅中央的毛主席像前,二十多名红光本地的老大姐同其他成都各地的群众一道,庄重地给毛主席他老人家三鞠躬,照例是一首东方红、一首国际歌。

  这个“仪式”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那时的纪念馆常年失修,已经成了危房。几年前,红光的纪念馆还没翻修,笔者便曾到过这里。这些来自红光周边的老大姐们自发地聚集在了一起,从十几里外骑着自行车、赶着公交车,风雨无阻、每日守在毛主席视察红光社纪念馆,打扫卫生、维持秩序;甚至自带柴米油盐,中午在纪念馆旁边的空地生火造饭,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每逢有外地同志要到成都看一看毛主席到过的这个地方,老大姐们必要拿出“丰厚的家底”盛情款待,却分文不取,她们甚至拒绝外地同志的捐款;当然,如果外地同志愿意捐赠宣传毛主席毛主席的书籍和资料摆放在这里,她们倒是十分愿意“笑纳”。笔者数次到过红光纪念馆,看到笔者带着自己的小孩给毛主席鞠躬,老大姐们是最高兴的,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青年人能够加入到宣传毛泽东思想的队伍里,毛主席不要被未来的人遗忘……

  她们绝大多数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受益于周边的工业区开发拆迁补偿,倒也算得上所谓的“新市民”阶层,本可在家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但是她们就是见不得毛主席在成都民间的这处“遗迹”被废弃,见不得毛泽东思想失去传承。十余年前的房地产开发热潮,差点将红光纪念馆夷为平地,这群老大姐日夜坚守,硬是在高楼大厦的空隙里保下了这片阵地,其中的艰辛是旁观者无法想象的……

  她们在成都热爱毛主席的其他普通群众的共同帮助下,“请”来了毛主席红军装坐像,后来又建了毛主席的立像。笔者到过全国很多地方,看过很多毛主席塑像,可以说这里的塑像最不像毛主席,但其所凝结的情感却远胜过那些斥资几百万的汉白玉塑像——这是中国千千万万最普通的老百姓对毛主席最朴素、最真挚的敬爱之情。

  这些塑像随着2017年纪念馆的翻修而被遗弃,取而代之的是有关方面斥资打造的毛主席铜制坐像。那两年“红色”成为一种需要,纪念馆从无人问津、长年失修变成了“香饽饽”,重新被接管,老大姐们也失去了守护毛主席的“资格”。但是她们仍然坚持约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九到红光纪念馆给毛主席鞠个躬,献上一束鲜花,诉说对毛主席的思念之情;每年的“12·26”毛主席诞辰纪念日、“9·9”毛主席逝世纪念日以及3月16日毛主席视察红光社纪念日,老大姐们都会同来自成都各地的群众一道,举行庄重的纪念活动。

  今天红光纪念馆广场的纪念活动则是由纪念馆所在社区的居民红歌会自发举办的,他们自费制作了“毛主席诞辰126周年红歌会”的横幅。一首首熟悉的红歌引来了现场驻足观看的上百群众的热烈掌声和合唱,聂晓萍老师(下图右边)也在“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旋律下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舞蹈。


  以往数年这个场面的活动主要依靠成都当地的红色网友出面牵头组织实现的,而今年的纪念活动则是完全由社区的群众自己搞起来的,红色网友从主办者变成了观众,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说明最普通的群众被发动起来了,他们把对毛主席朴素的情感变成了纪念毛主席、传播毛泽东思想的实际行动。

  成都红色网友现场还向群众免费发放了自助集资、设计、印刷的红色年历,这份年历被发到了绵阳、阿坝、宜宾、南充等成都之外的地方,甚至是贵州、重庆等省外地区。前不久聂晓萍老师前往云南最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义诊,还将年历发到了少数民族同胞手中。



  发放现场踊跃索要年历的不仅仅是年纪大的群众,也有很多中青年群众,这说明热爱毛主席的不仅仅是那些经历过不同时代、有历史记忆,对不同时代有比较有鉴别之后的老年人,也有越多越多的年轻人在经历了现实教育之后,开始重新认识毛泽东、走进毛泽东、学习毛泽东……

  今天是冬至日,冬至者,“阴极之至”;冬至后面是大寒,最冷的时刻虽然还未来临,太阳却已经开始从南回归线回归。这也预示着,在这焦灼而艰难的时刻,毛泽东思想正在回归,群众中已经开始自发起来的红潮不就是明证吗?

  毛主席视察红光社纪念馆的院墙内种着八株梅花,正欲含苞待放,梅花树下题写者毛主席的那首著名的《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纪念馆外群众那雄壮、悦耳的毛主席颂歌,不就是这报春的梅花吗?

3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7-8 13:16 , Processed in 0.038134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