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生成基础、理论内涵与实践成就研究述论

2023-7-18 04:4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5074| 评论: 0|原作者: 杨琰|来自: 昆仑策研究院

摘要: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国经济变革与发展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其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指导分不开,其价值完全能够同毛泽东的政治、军事、哲学等思想相媲美。

二、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研究


毛泽东经济思想具有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理论内涵,是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长期领导和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体现于革命根据地和新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纲领、方针和政策。有论者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基本内容总结为“两个转变”和“一个探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转变的理论。具体包括,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制度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二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转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论;三是对不发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初步探索和艰苦创业。有论者进一步将毛泽东经济思想概括为新民主主义经济论、社会主义改造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三大理论体系,同时指出三者既有一定独立性,互相又存在着因果关系。

第一,毛泽东在领导艰苦卓绝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提出并确立了一系列经济革命路线、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以及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建设方案,由此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它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革命变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关系,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指南。

有论者将研究落脚点放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上。研究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的集中概括,既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也包含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建立起来的新的经济结构,以及恢复和发展经济生产方面的内容。前者的主要目的是彻底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扫除生产力发展障碍,为生产力发展提供可能。后者则致力于建立一种既区别于一般资本主义经济,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

根据既有研究,笔者将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分为以下四大理论板块。

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论。它是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的基础。毛泽东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经济地位,即生产资料占有度的分析指出,旧中国存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民族资本主义和小生产者五种经济成分,以地主阶级私有制、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帝国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主要经济基础,生产力落后,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对此,有论者总结道,毛泽东对旧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宏观把握,对极端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清醒认识和对现实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准确认识,为其确立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和经济政策提供了最充分的依据。

二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既有研究系统分析了三大革命纲领形成、实施的历史过程及其理论内涵,指明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作为变革旧中国生产关系,同时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至1952年最终完成。代表性观点指出: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完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中,不断总结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根据地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为:

没收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工作,是伴随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范围内的逐步胜利,依靠人民政权的力量,作为接管城市的重要任务,逐步向新解放的城市铺开的。至1949年底全国基本解放,大陆的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均被没收。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直接没收敌伪企业、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等途径建立起主导国民经济的国营经济,又通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建立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制度,从而彻底消灭官僚资本主义剥削关系,清除残余封建主义压迫关系,确立劳动者在国家和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国有制经济。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的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我们党通过逐步对根据地、解放区的1.45亿农业人口进行土地改革,实行了耕者有其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执行“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对新解放区的2.64亿农业人口进行土改。而对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予没收,同时保护和发展个体手工业经济,促进手工业的恢复。

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工作,体现在保护革命根据地中民族资本家的私有财产,允许不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保护和有限制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方针指引下,经过扶植有益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打击投资资本和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展“三反”运动和进一步调整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步骤,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得到恢复。

三是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已有研究指明,在毛泽东提出的“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财政经济工作总方针下,根据地积极落实自力更生、争取外援但不依赖外援、精兵简政、企业建立经济核算、按需生产等政策,积极发动军队、机关、学校和人民群众开展生产运动,发展以农业为主,兼顾手工业和商业的公营经济、民营经济,用以保障财政供给,满足军民必不可少的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论者着眼于革命根据地的具体经济建设举措,用以阐释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建设思想。诸如,有论者论述了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在根据地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指出这一时期毛泽东的经济建设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服务于革命战争的胜利,进行根据地经济建设;在恢复和发展根据地工农生产基础上,有计划地促进根据地内的商品流通和根据地外的对外贸易;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提倡和奖励私人经济,尽可能发展国营经济和大规模发展合作社经济,使之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地位。有论者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成功实行招商引资、人才援建、扩大边区出入口贸易等对外经济政策为例,论述了这一时期毛泽东利用外资思想的深刻内涵,主要包括:利用外资是发展经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途径,基本方式是订立契约;利用外资不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束缚,应当灵活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引资活动;利用外资要坚持维护国家主权、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平等互利、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原则。有论者论述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的经济建设方针,主要体现在:以革命战争为中心,进行一切可能和必要的经济建设;把农业生产放在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夯实根据地经济的基础;从根据地经济结构的实际出发,坚持发展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并进;开放根据地的对外贸易,搞活根据地的商品流通;实行发展国民经济增加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厉行节省的方针;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通货膨胀;动员和依靠广大群众参加经济建设,切实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培养和造就大批懂经济、善于治政理财的干部人才,广泛吸收一切有识之士参与经济建设。有论者论述了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发展经济的一系列举措。比如,在坚持“农业生产是经济工作的第一位”思想下,针对农忙时节根据地劳动力短缺及耕牛不足状况,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合作社,犁牛合作社、劳动互助社和耕田队,成为促进根据地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形式。

四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论。它是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期的经济建设举措,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论。论者指出,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方面的构想是,整个经济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农业和手工业的个体经济在内的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应充分发展有益于国民生计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但不允许私人资本操控国民生计。在城市逐步发展数量较少却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公营经济,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决定作用。在农村发展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合作社经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论,设计出一条非资本主义发展方向,但利用和发展资本主义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建设方针的主要措施包括:贯彻执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经济纲领;开展“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运动;实行“四面八方”政策;节俭国家机构经费;平抑物价、统一财经等。研究指出:这些基本经济政策在国民经济恢复期得以全面实施,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完全形成,各种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整个社会生产基本恢复并有一定发展。同时,新中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相适应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雏形。

第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毛泽东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制定并推行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和改造国民经济的建设纲领和策略方针,形成了过渡时期经济思想。在该思想指导下,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一方面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完成了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完全转变;另一方面也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奠定了基本经济制度基础。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本是按照设想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蓝图,先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然后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但他于1952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按照总路线的要求,新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走出了一条“一化三改”之路。至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对此,既有研究充分肯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论指导下恢复和发展生产,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的方针大计及其成效。

另一方面,学界研究聚焦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实施效果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具体问题包括新民主主义社会缘何中辍?总路线是否提出“过早”?社会主义改造是否实施“过急”?是否存在建设失误及负面效应?针对这些问题,主流学术观点主要阐释如下。

一是论者普遍认可毛泽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出发,符合当时社会发展实际。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向也是正确的,这是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选择和必经之路。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在于:在新中国头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力量不断壮大,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工作,为“一化三改”总路线的提出和实施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物资极其匮乏的新中国完成土地改革后,解决农民个体经济生产力低下,以及农村中激烈阶级分化、阶级矛盾的需要,亦是约束、限制和改造唯利是图的私人资本投机活动的需要;过渡时期总路线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新中国想要加速实现国家工业化,但不走依靠压榨本国人民和掠夺海外殖民地完成原始积累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而走依靠内部积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只有把规模庞大但势单力薄、分散生产的个体农民劳动力及其有限的生产资料组织起来,建立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才能发挥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提高农业生产力,以保证工业化建设所需的粮食、工业原料和资金的供应,同时只有加快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步伐,才能满足高度集中统一地使用有限资源,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的根本要求;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我国站队社会主义阵营,加快开始有计划的工业建设,以增强国力,应对资本主义国家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的必然选择。

二是论者高度肯定了社会主义改造实施的基本方针及其历史价值,认为它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业大国,探索出的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精彩、最成功的道路,解决了社会变革与物质基础、和平过渡与阶级斗争的矛盾问题。其突出表现在:

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政府扶持的基本原则,稳步推进三大改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步骤,是通过建立互助组、成立初级社、发展高级社,循序渐进式把原先一个个独立的农民个体经济转化为相互合作的集体经济。手工业通过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由低到高的方式,把原先个人手工业模式融入集体所有制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加工订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采取工缴费、“四马分肥”、定息、高薪等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从而将资本主义私有制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企业。

创造了工业化和改造并举的道路。三大改造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根本上适应了国家集中资源,计划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建设独立完整工业体系的需要,也直接服务于“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搭建工业基础的要求,以巩固国家的独立和安全,改进人民生活。

农业合作化的核心是为了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生产力,保障中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一方面,农村土地等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优势加上组织起来的农民力量,为农业开展机械化生产,采用化学原料和科学耕作法,发展水利事业,从而为提高生产力水平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通过农业合作社运动,建立了人人平等享有集体土地收益权的农村集体土地制度,彻底废除了因经济因素或政治因素而导致的土地兼并问题,以避免农民两极分化,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基本生存问题提供了保障。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毛泽东在科学分析我国资本主义经济地位和作用,以及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特点基础上,提出的变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最健全的方针和办法。它成功实现了在社会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同时完成了对人的改造,把资产阶级分子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进而成为工人阶级中的一员。

三是论者根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做出的论断,对社会主义改造存在的失误和历史局限性进行了评述,指出由此带来的后遗症。如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模式,在所有制方面是单一公有制,在运行机制上是由国家运用行政手段进行调节的中央高度集权的完全的计划经济,在分配方式上实行单一按劳分配;忽视农民个体生产和私人资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还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1955年夏季后,改造速度加快,急于求成,致使工作过粗。

第三,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毛泽东致力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提出了系列经济建设的理论,并制定、落实了相关路线、方针和政策,由此形成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虽出现过“大跃进”的严重挫折,但毛泽东通过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反思,认清中国是个大农业国,仍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必须循序渐进地推动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发展。对此,有论者指出,“大跃进”是毛泽东试图凭借我国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高涨的群众热情,实现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式发展,以便早日实现超英赶美目标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运动。但毛泽东通过及时修正当初指导这场运动的设想,逐步找到了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案,将之贯穿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举措之中。综观学界研究,可以将其归纳为四大理论体系、一大核心创举。

一是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毛泽东提出,分三步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第一步,通过“一化三改”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步,经过十年至十五年的社会生产力比较充分的发展,为实现现代化奠定物质基础,即建成一个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三步,要一百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建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二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毛泽东分析中国经济问题始终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以此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为改革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领域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方面,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理论基础。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为党确立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制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提供了理论基础。他还提出正确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理论,指明要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经济工作中的各种矛盾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理论。一方面,关于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毛泽东在总结“一五”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农轻重次序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强调发展工业要和发展农业并举,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同时沿海与内地工业要平衡、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央和地方,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上,他提出必须统筹兼顾,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过分集中,同时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自力更生和学习国外、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7-2 22:49 , Processed in 0.022173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