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一卷第八章)

2023-5-16 04:08| 发布者: 井冈山卫士| 查看: 4626| 评论: 1|原作者: 李晓鹏|来自: 转载

摘要: 之所以西厂如此令人恐慌,真实的原因应该是锦衣卫和东厂属于老牌监察机构,经过与文官集团近百年的“互动”,各种“潜规则”已经建立得很“规范”了,早就跟文官集团同流合污了,出了什么样的案子用多少钱、走谁的关系摆平都很清楚。突然蹦出来一个不收钱、不按规矩出牌的小太监,别人给他送钱还要把人家抓起来审问,大家才感到非常震惊,如同发现妖怪一样,必须马上消灭。 ... ...

第八章 太监汪直

 

 

 

一、厂公年幼

 

 

如果朱见深在成化十三年(1477年)去世,那么他的功绩一定会在正史上被大力歌颂,被誉为一代明君。

 

除了两广、荆襄和宁夏外,赵辅于成化三年在东北血洗建州女真,王越于成化九年在河套大破蒙古。四面八方的征讨均获得重大胜利,荆襄、两广地区纳入常态化治理,一扫土木堡之变以来的危局、乱局,重拾天下升平之势。

 

但是,从成化十三年起,朱见深的形象就迅速黯淡了下来,在文官们记录的历史中变成了标准的昏君,以至于这样一位雄主竟然逐渐被人淡忘。

 

因为这一年,他授权太监汪直建立了西厂。

 

汪直,广西瑶族人。成化三年,韩雍平定大藤峡以后,挑选了一批幼童和女子作为战利品进献到朝廷。汪直是其中之一,进宫之前就阉割了。

 

当时皇宫并不缺宦官。宦官在明朝政治地位很高,宫内有一整套为皇帝服务的宦官机构,不仅是生活服务,主要还是协助处理政务,权力很大。此外,出兵打仗有监军、战略要地有镇守太监。太监是宦官的高级职位,下面还有少监、监臣、奉御、长随、典簿等等,跟文官机构一样分为很多等级,从底层做起一级一级往上爬,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不说,混到一个小有权势的职位机会还是不小的。一些贫苦家庭如果孩子比较多,又不能供养他们念书考取功名,就会自行阉割一个争取送进宫,就有机会将来做官。不仅自己的生计不愁,还能扶植整个家族。自行阉割的人太多,根本招不完,在明朝都成了一个社会问题,为此专门下过禁令:不准民间自行阉割。

 

韩雍进献的这一批幼童,必然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宝贝”,不是送进宫来充数的。就跟攻打外国抢到一批奇珍异宝进献皇帝一样,是比较罕见的物品。在这一批幼童和女子中间,还有一个姓纪的女子被分配去管理后宫的仓库,因为偶然的机会被朱见深看见,马上就给“临幸”了,为朱见深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从这个事情也可以看出,韩雍挑的这批人至少都是相貌很不错、颜值很高的。汪直应该也是那种皮肤白嫩、眼睛大大的,一看就叫人喜欢的小孩,才有资格从广西那么远的地方被送到皇宫来。[1]

 

汪直进宫的年龄,史书上没有记载,但必然是极小,以至于完全记不得大藤峡惨祸。不然这种叛军的后代,父母亲戚都被明军屠杀殆尽,把他放到皇宫里面,万一心存怨恨,哪一天对皇帝动手,韩雍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十年之后,也就是成化十三年,内阁首辅商辂弹劾汪直,奏章里面说:“今汪直年幼,未谙世事,只凭韦瑛等主使”。《宪宗实录》在记录汪直开西厂的时候,也用的是“年幼最得宠”。“年幼”这个词不可能用到十四岁以上的人身上。又过了两年,汪直出外领兵打仗的时候,《宪宗实录》才说他“年少喜功”,可见记录者的态度很严谨,把“年幼”和“年少”区分的很细。据此可以推测,在成化十三年,汪直建立西厂的时候,年龄应该不超过十四岁。成化三年进宫的时候,则最多只有四岁。

 

刚进宫,就被分配去伺候万贵妃。万贵妃这种皇帝独宠的后宫显贵,肯定有很多人争抢着要去伺候她。这么一个从广西送过来的、没有任何背景的三岁小孩能够获得这个机会,只可能有一个原因:长得好看、聪明伶俐。要么是万妃亲自挑选的时候看上了,要么是朱见深后者手下人想送给她讨她开心,不管哪一种,都要汪直长得足够好看才行。

 

前面我们说了,成化二年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的万妃刚生了一个小男孩,到了年底还没有满一岁就去世了。可以想象万妃心里的那种悲痛。没过几个月,送来一个跟她儿子年龄差不多的小男孩,天真浪漫、聪明可爱,天天陪在身边。肯定是母爱大爆发,当亲儿子养着。朱见深那个时候也是一样,既有丧子之痛,又为万妃伤心。见着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小男孩在万妃身边,也必然极为宠爱,在感情上把他视为自己和万贵妃的孩子一般。

 

没过几年,汪直就被朱见深封为御马监太监。

 

太监,就跟今天的“总监”一样,是一个大部门的负责人。御马监是宦官机构中权势仅次于司礼监的部门,跟兵部一起,共同掌管天下兵马调动。御马监太监与兵部尚书权力相当。根据史书记载,汪直被封为御马监太监的时间不会晚于成化十年,那时候汪直也就十来岁。[2]朱见深直接把一个十岁小孩封为正部级高官,不可能是昏了头想让他干什么大事,应该就是纯粹的宠爱,赏个大官哄他开心——注意是朱见深哄汪直开心,而不是相反。御马监的事务还有其他太监管理(兵部尚书也经常不止一个,各自分管一块)。

 

到了成化十二年,京城里面发生了一系列怪事,主要是闹妖怪,搞得人心惶惶,其中还有妖人跟宫内的太监勾结混入皇宫,被发现了杀掉。

 

这一系列事情,引起了朱见深的警觉,就跟朱元璋发现占城贡使到南京来没有人跟他报告一样,怀疑官僚机构给他汇报的情报有所隐瞒。就派十二三岁的汪直带着两个校尉(低级武官,应该是给汪直当保镖的),化妆成普通市民,骑着毛驴或者骡子,出宫去打听消息。“大政小事,方言巷语,悉探以闻”。

 

汪直足够聪明伶俐,打听到了很多有价值的消息,又没有暴露身份,朱见深非常高兴,觉得可以好好的用一下汪直。

 

这样过了半年多,朱见深觉得时机成熟,正式下令成立“西厂”,任命不到十四岁的汪直担任西厂提督,派韦瑛等人给他做助手,再从锦衣卫等机构调一批人员来负责具体的侦查、抓捕、审讯等工作。之所以不直接任命汪直当东厂太监,而是另开一个西厂,主要原因应该是汪直“年幼”,东厂是司礼监管着的老牌监察机构,任命升迁都有一套程序管着,比较麻烦,所以干脆新设一个,让汪直放手去干。

 

西厂成立后,办的最轰动的一件案子就是“杨晔案”。杨晔是杨荣的曾孙,在福建担任建宁卫指挥(军分区司令)。杨荣就是朱瞻基在位的时候著名的“三杨内阁”之一,被视为文官的楷模。杨晔的父亲杨泰当过相当于军分区副司令的职务(指挥同知),已经退休。这家人在当地横行霸道、侵占田产,还参与东南沿海的走私活动,积累了巨万家资。接连闹出了好几起人命官司,地方官员不敢管,但终究还是被个别实在看不下去的官员透露给了御史,被御史弹劾。朝廷派了刑部主事王应奎和锦衣卫百户高崇去福建调查。

 

这个事儿本来汪直不知道的。但是杨晔携带巨资到北京行贿,因为有杨荣的老关系,基本把高级官员都打点到了,想要摆平此事。汪直是皇帝最宠信太监,也被列入行贿名单。钱送到了韦瑛那里,韦瑛就向汪直汇报了此事。汪直一听,这还了得?立即下令西厂派人去把杨晔抓起来审问,很快牵连到了其叔父兵部主事杨仕伟和姐夫礼部主事董序。

 

这样的案子,老道的办案者会知道适可而止,否则牵连度太大,会一发不可收拾。可不到十四岁的汪直哪里懂这些?连番审问下来,朝中重臣几乎全被牵扯在内——这事儿要是犯在朱元璋手里,估计又是杀的血流成河了。

 

西厂没有审判权,只能把审讯结果提交朱见深。朱见深下令移交法司审判,杨泰被判斩罪。杨晔则已经死在了西厂大牢。朱见深命太监钱喜和韦瑛去抄了杨晔的家,财产全部充公。但是宽宥了杨泰的死刑,只把他废为平民。杨仕伟、董序被贬官。派去福建调查的王应奎和高崇也收了杨泰的贿赂,被汪直派人在返京的路上当场搜了出来,下狱论罪。高崇病死在狱中,王应奎发配边疆充军。

 

从这个案子,我们可以看出明朝中期官场的腐败情况:高官子弟在地方上横行霸道无法无天,出了人命先是摆平地方官,被告到京城,又先后贿赂调查人员和中央高级官员。这跟曹雪芹的《红楼梦》里面的“薛蟠杀人案”是一样一样的,是帝国官场的常态。如果不是年幼无知的汪直坚持追查到底,这个事情一定不了了之。

 

按照常理,贪污受贿好歹是件见不得光的事情,朱见深没有杀掉杨泰,也没有进一步追究其他受贿官员的责任,可以算是网开一面了,收钱的人起码应该低调一点才是。

 

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文官集团认为收点钱摆平人命官司并不算什么,唯独对于一个小太监竟然敢逮捕和审讯“文官楷模”杨荣的子孙,感到非常愤怒。经过商议,先由首辅商辂起草,以内阁名义联名上书;然后由兵部尚书项忠起草,六部九卿联名上书,弹劾汪直,要求裁撤西厂。

 

-------------------------------------------------------

 

[1] 20世纪,北京门头沟出土过一块墓碑,上面记录了一个叫李质的太监生平,是跟汪直同一时期由韩雍从广西进献进宫的,其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对比:“朝廷命将出师讨断藤峡。兵踰化州路,公方髦髧,不知趋避,为过兵执去。主将见公容止与众迥异,报捷后乃进于朝。宪宗纯皇帝见而悦之,乃付御用监太监廖公寿名下。”(齐之鸾《明故神宫监太监李公墓志铭》)里面明确提到“髦髧”,也就是年幼的意思;进献的原因是“容止与众迥异”,也就是长得好。进宫后,朱见深亲自挑选,觉得不错,就让御用监太监负责抚养。据此推测,汪直也可能是朱见深见了觉得乖巧可爱,或者很像自己和万贵妃所生的孩子,才把他派给了万贵妃。

 

[2] 跟汪直同时进宫的李质,按照其墓志铭记载:“成化丙申,自长随升奉御。癸卯,升尚衣监右监丞,给乾清宫事。弘治庚戌,转升惜薪司右司副佥押署事。癸丑,升司丞。乙卯,升御用监右少监。戊午,升太监”。

 

也就是说,这个人在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进宫,成化十二年才被从长随升为奉御,十九年升为监臣;弘治九年(1493年)升为司丞;弘治十一年升为少监,弘治十四年(1498年),升为太监。从进宫到升为太监,经过了六个职级,用了三十一年。对照汪直十岁左右就直接当上御马监太监,可见其提升之速。

 

 

二、西厂有“罪”

 

 

内阁的弹劾文章把西厂的各种“罪恶”都列了一遍,但大部分都说的比较虚,主要说西厂到处抓人捕人,闹得各级官吏惶恐不安,严重干扰了政府和军队的正常运转等等。但抓的人到底是不是有问题,则往往避而不谈。

 

比如,里面说了这么一件事:

 

“西厂官校分布沿河一带,遇有船到即加盘问。间有公差官员被其搜捡,以致往来客商军民人等闻风惊疑。”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西厂办事人员在通往北京和南京的运河要道上盘查来往船只,甚至连有公干的官员的船都敢查。吓得商人军民等人都不敢做生意了。

 

在文官集团看来,宦官竟敢检查官员的船只,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但西厂为什么要查这些船呢?奏章里面没说。但别的史料里面有记载,《宪宗实录》里面抄录了一份奏折,是汪直把盘查船只的情况奏报朱见深以后,朱见深又下令都察院长官、左都御史李宾(就是替周洪谟上奏《流民图说》的那个李宾)等人去复查,李宾等人回复的奏折。里面说:

 

“汪直派遣韦瑛等缉访事情,发现有很多官员,坐船经过运河的时候,依仗权势,向沿途州县、驿站索取力夫拉船、装卸货物的情况十分严重。御史郭瑞巡按北京周边地区的时候,不仅不能制止这种情况,反而自己也这么干。而且,那些办理公差的官员们所乘的快船,往往超过实际需要,用一索十,甚至多至上百艘,里面往往夹带私盐或者其它贵重货物。所过之处扰民严重……大臣们经过讨论,认为汪直所奏事项切中时弊,应该及时下诏禁止,御史郭瑞应依法治罪。”[1]

 

汪直做的事情,其实是在大力纠正明朝官场的一大恶习,就是滥用驿站、假公济私。我们前面讲胡惟庸谋反的时候讲过:吉安侯陆仲亨从陕西返回北京,滥用驿站的车马,被朱元璋罚去山西捕盗。这种特权是一贯就有的。就跟今天官员公车私用一样。到了明朝中期,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如汪直所奏:官员们以出差公干为名,用十艘甚至上百艘官船运输私盐、货物来回贩卖,运输成本、人员吃喝全都算到驿站或沿途州县的接待经费上,赚的钱归自己。

 

这个事情对明帝国来说是非常要命的。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崇祯时期,官员们滥用驿站的行为越来越严重,国家财政难以支持庞大的驿站支出。为了保住辽东的军费开支,不得不裁撤了一些驿站,结果导致了一个叫李自成的驿站工作人员下岗,然后他就参加农民起义把明朝推翻了。

 

西厂盘查官船的行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目标就是对准的官僚集团的腐败行为。这种事情也就西厂敢查。大臣们自己也承认这一点,但还是把它列为西厂的一大罪状。他们理直气壮的说:

 

“(西厂的很多做法)固有一二似为禁革奸弊,奈非祖宗旧制。所革未多,其失人心则已甚矣。若不早为除革,一旦祸兴,卒难消弭。”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文官集团再腐败,也不能让宦官来监督。因为这不符合祖宗旧制(宦官监察文官是朱棣开创的体例,不晓得他们说的祖宗旧制是哪个朝代的祖宗旧制)。如果不马上革除,就会失去人心、祸国殃民。

 

列举了这么一通罪名以后,奏章最后还加了一条:

 

“去岁七月以后,有妖物伤人,当时人言必有应验。及立西厂,惊动人心,一如妖物伤人之时。以此观之天道,预先示儆,不可不虑。”

 

这些饱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肯定都知道孔子有一句很有名的教诲:“敬鬼神而远之” 。为了弹劾太监,也顾不得那么多,直接把妖魔鬼怪都扯上了,说前段时间京城闹妖怪就是应验到西厂身上,西厂就是妖怪。

 

奏章里面也指出了一些西厂办案的真实弊病,主要就是用刑过重、而且刑及妇女,还有就是有时候半夜抓人、或者堵在政府门口把人就带走了等等。

 

作为一个新设立的监察机构,这些问题应该是都确实存在的。但没有道理认为,西厂干的比朱元璋时代的锦衣卫或者朱棣时代的东厂更过分。之所以西厂如此令人恐慌,真实的原因应该是锦衣卫和东厂属于老牌监察机构,经过与文官集团近百年的“互动”,各种“潜规则”已经建立得很“规范”了,早就跟文官集团同流合污了,出了什么样的案子用多少钱、走谁的关系摆平都很清楚。突然蹦出来一个不收钱、不按规矩出牌的小太监,别人给他送钱还要把人家抓起来审问,大家才感到非常震惊,如同发现妖怪一样,必须马上消灭。

 

内阁重臣、六部九卿联名弹劾的分量是非常重的,里面还有不少威胁皇帝的话:

 

“往者曹钦之反,皆由逯杲(读音:录稿)生事,有以激之。人所共知,可为明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朱祁镇“夺门之变”后,司礼太监曹吉祥的侄子曹钦造反,就是因为锦衣卫逯杲想要查他才激出来的。皇帝陛下可要三思。

 

问题是:曹吉祥曹钦本来就干了很多为非作歹的事情,锦衣卫依法行使监察权是正确的,商辂等人竟然说曹钦造反就是锦衣卫逼出来的。那意思就是说应该放任曹吉祥和曹钦乱搞,他们就不造反了?

 

言下之意,朱见深你竟然让汪直反腐败,就不怕贪官们造反吗?我们内阁忠心耿耿、清正廉洁,当然不会造反,但是还有很多手握重兵的边镇武将、甚至皇亲国戚也被西厂查了(奏章里面提到过),他们会不会造反,我们就不敢保证了。

 

这个逻辑其实还比较符合事实——胡惟庸造反不就是朱元璋反腐败搞出来的么?朱元璋要看到商辂等人敢这么威胁皇帝,估计能气的从坟里爬出来灭他们十族。

 

还有:“(让西厂随意盘查来往船只)以此货物不通,将来京师公私费用何以仰给?”

 

这句话的威胁是比较实在的。文官集团掌管着天下钱粮运输,要是借口西厂查船导致运输出现问题,让北京粮食供应不足引起内乱,实在逼急了他们是有可能这么干的。

 

这个奏章还有一个蹊跷之处,就是连汪直出门带的随从太多这种事都要当做罪状来弹劾,却绝口不提杨晔死在西厂大牢的事情。

 

西厂自建立以后,逮问过不少人,但真正死在西厂大牢里的人只有一个,就是杨晔。

 

这可是西厂用刑太重最主要的证据:活活打死朝廷命官、军分区司令,简直骇人听闻。即便杨晔犯了死罪,也不能未经法司审判就给打死了啊?

 

全天下都知道这次弹劾行动的导火索就是杨晔案,而杨案中最不利于西厂的情节就是杨晔死在西厂。但奏章里就是不提。

 

不仅奏章里面不提,《宪宗实录》里面也只说杨晔死在西厂,没说他是被刑讯逼供致死的。至于所谓他遭受什么“弹琵琶”的酷刑之类,都是一百多年后的野史里面说的。所以就有人怀疑杨晔有可能不是被刑讯致死的,而是某些人为了避免他招供的高级官员太多,牵连太广,想办法秘密干掉的。

 

如果奏章如果只谈问题不举例,那么回避杨晔案还可以理解。但里面提到了一个案子,说西厂不经过合法程序擅自抓捕三品大员、浙江左布政使刘福。“刘福系正三品官,擅拏擅放,恣意所为,紊乱朝政莫大于此”。此人进京办事,有人想陷害他,向西厂诬告。汪直就派人去把刘福抓起来审问,查了几天发现没这回事,就给放出来了。

 

这事情其实可以说明汪直办案公道。如果换成别人,就算没证据,可能为了面子也要编出点罪名,或者严刑拷打整出来点罪名。刘福从西厂出来,也没说被严刑拷打、缺胳膊少腿。大臣们连这个事情都要说,偏不说杨晔之死,尤其显得奇怪。应该主要还是心虚。

 

朱见深看到这份奏章,勃然大怒,派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到内阁质问诸大臣:

 

“用一个小太监查案就会天下大乱吗?这个奏章是谁主使?”

 

第一个问题问的很有道理:高官子弟在地方上打死人可以花钱摆平不会天下大乱,各级官吏滥用国家经费贩卖私盐不会天下大乱,用一个小太监来查一下就要天下大乱,哪有这种道理?

 

内阁早就预料到了朱见深的反应,四个阁臣:商辂、万安、刘珝、刘吉异口同声的说:太监干政就是会导致天下大乱,这是祖传真理,毋庸置疑。至于弹劾行动,则是内阁和诸大臣出于公愤的联合自发行为,没有人主使。

 

怀恩其实也对汪直很不满,因为西厂抢了东厂的权势,而东厂是归司礼监管的。他马上就变了口气,说:“那我就这样回禀皇帝了。但回头皇上追究起来,你们可不要改口啊!”四人保证绝不改口,怀恩这才回去禀报朱见深。

 

第二天,六部九卿联合署名弹劾西厂的奏章也递了上来。朱见深这次没有发火了,因为他知道,不用问,此事肯定是有预谋有组织的行动,而且文官集团态度坚决。

 

内阁和六部九卿一起闹事可不是开玩笑的。朱见深毕竟没有朱元璋的威望和魄力,想了想,还是退一步算了。下令关闭西厂,汪直仍回御马监,韦瑛被贬谪戍边。

 

-------------------

 

[1]“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宾等奏:有旨命臣等看详太监汪直所遣官校韦瑛等缉访事情。瑛等访

 

得,官员人等,舟经运河,倚恃势豪于滨河州县,多索人夫皂隶为害甚酷。御史郭瑞巡按北直隶,在其境内不能禁约,反令官府奉承,宜加之罪。且公差人所驾马船快船,用一索十,多至百余艘,往往夹带私盐重货。所经之处尤被扰害,至于势豪违法,中盐侵夺民利。其京官又多不顾名节、交通府县。若收粮者卖法取利、克减官粮,其弊多端,并宜禁约。臣等议直所奏深切时弊,请揭榜晓谕。御史郭瑞合依律问罪。”《宪宗实录》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风不止 2023-7-7 17:15
李晓鹏对于一些典故和国族之名的考据水平是真的不行。关于满洲国名的来历完全就是错的。我前几天正好在知乎上看过相关介绍,满洲是梵语曼珠的音译。原文章找不到了,发几个意思差不多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西藏 每岁献丹书,称上为 曼珠师利大皇帝。参见“满洲”。引曼珠,译言妙吉祥也,又作 曼殊室利。按珠殊同音, 曼珠 亦即 满珠 二字。其易‘珠’为‘洲’,盖由洲字义近地名,故汉字假借承用之。”
https://c.cnpoem.net/00euhn2d.html

清朝天嘏(gǔ)所著《满清外史》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受到相当多历史学者的认同。据他考证最初是西藏人称呼满族人为“曼珠”,满族人于是跟着自称“曼珠”,后经汉文取音译写为“满洲”。  
《满清外史》的相关原文是这样的:  出山海关东行若奉天或吉林若黑龙江中外人士皆以满洲称之者也。然试问满洲之何以见称不独汉族不能尽知即满族亦几数典而忘祖。考满洲旧壤本在白山、黑水之间于古为肃慎汉为辰韩魏晋为勿吉隋唐为靺羯宋为女真之完颜部明初为建州左、右卫。至其满洲之所以见称本非地名实由部族而假借用之也。盖女真建部之始本由肃慎转音而名为珠里真后讹为女真。爱亲觉罗氏既为珠里真后裔遂由珠里真而渐名为珠申。迨部族之势日强欲并吞邻近诸部爰先通好于西藏。西藏喇嘛以其为珠申之后也慢呼之曰曼珠。爱亲氏译曼珠之义知为妙吉祥乃舍珠申而以满珠名其部族。后之汉字易“珠”为“洲”者以 以“洲”字义近地名故假借用之自此遂相沿不改云… 可见“满洲”二字最初不过是满族名称“曼珠”的汉文音译。
怎么看待在某些情况下日本人把中国东三省称作「满洲」? - 南斋孤云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5304167/answer/2506322917

满洲是部族名而非地名。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满洲一词,来源未久,表示部族之号,若肃慎、勿吉、女真,非地名也。”又据《满洲源流考》记载:“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我朝光启东土,每岁西藏献丹书,皆称曼珠师利大皇帝。翻译名义曰曼珠,华言妙吉祥也。又作曼殊室利大教王。经云释迦牟尼师毗卢遮那如来,而大圣曼殊室利为毗卢遮那本师,殊珠音同,室师一音也。当时鸿号肇称,实本诸此。今汉字作满洲,盖因洲字义近地名,假借用之,遂相沿耳,实则部族,而非地名,固章章可考也。”

钱穆先生关于“满洲”称谓来源的看法是否是错的? - 王样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108982/answer/2843834615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2 13:42 , Processed in 0.018340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