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伏羲八卦是全人类科学最古老的里程碑

2024-3-10 10:41| 发布者: deng2020| 查看: 4451| 评论: 0|原作者: 邓宏海|来自: 原创

摘要: 恩格斯在其科学发展顺序的排列中﹐将数学和天文学摆在其它学科之前﹐且把数学摆在天文学之前(Engels 1883)。
三. 本章在同先秦古籍、出土文献和民族调查材料有关记载的对证中,以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各地文化遗存的遗物、遗迹系统地证明了:与其他曾掌握过四分历的民族不同﹐中华先民掌握四分历的具体步骤﹐在历史上和逻辑上都是按太极衍生八卦的顺序展开的;从一开始便是将一太阳年等分的四时乃至八节的原始四分历按先天八卦范式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从而证实了中国四分历以先天八卦为源头和基础的历史真相。
作为原始四分历的八卦,即土圭上的投影长度数量之记录。随各地初民所用计数工具的不同,此数量记录的表达形式也不同。上述三大流域五大地区新石器早期遗存的各种形式的四象八卦,可归纳成以下几种形式:
(一)以物件记数表达的四象八卦:如贾湖遗址出土的表达的四象八卦的串珠组合、龟甲和小石子组合、算策(骨镞和骨镖)组合;磁山遗址出土的表达八卦的骨锥组合;北福地遗址一房址内分布的“8块大小不等的砾石”等。
(二)以契刻记号表达的四象八卦:如贾湖遗址、裴李岗遗址出土陶器口沿或腹围上的4或8个对称乳钉纹组合;裴李岗遗址出土石器上呈“乾坤生六子”之八卦排列的8个圆窝;彭头山遗址出土陶支座上对称排列的四个镂空;跨湖桥遗址出土陶钵折沿外所饰八个小凸鋬、又陶圈足环周所镂的“四大方孔分隔,间以卜、工字形镂孔”等。
(三)以图画表达的四象八卦:城背溪遗址出土陶罐环周对称分布的四组八个×字纹;跨湖桥遗址出土将圆周等分成“四个割弧”的几何图形;高庙遗址和松溪口遗址下层出土一些陶器上所饰以太阳纹为中心或外周的十字纹、米字纹、八角星纹;柳林溪和朝天嘴遗址下层出土众多陶支座顶部所饰日轮十字纹、米字纹、16等分纹将圆面4、8、16等分的几何图形;大地湾遗址一期遗存出土陶钵口沿环周对称分布的四等分划线纹;阮家坝遗址下层出土陶缸圆底中央所饰四等分等边三角形几何图形等。
(四)以原文字表达的四象八卦,即以数字组合、卦象文字组合形式表达的八卦:如贾湖龟甲、骨器和陶器上刻划的二进制数字卦、五进制数字单卦和重卦、四件观测器具上刻划的四个一组卦象文字;彭头山遗址出土石棒上刻划的指示春、秋二分之日影长度的十进制数字卦;跨湖桥遗址出土陶器、骨器和木器上刻划的二进制数字卦、五进制和十进制数字卦;城背溪文化各地遗存出土陶器上的二进制、五进制数字卦和陶器口沿环周对称分布的表示冬至日出入方位的“↑”形数字卦“∧∣”;大地湾遗址第一期遗存出土“陶纺轮”上按南北东西方向成奇、偶两两对偶排列的“细绳纹”,按南北东的方向排列的三组数字“一”与“二”的组合;大地湾遗址一期陶器口沿下部以“↑”和“↓”形符号来标定日出入方位的数字卦“∧∣”和“∣∨”等。
中国三大流域各地新石器早期遗存出土器物上所携带的这几类标记,都与伏羲卦的四象、八卦相吻合,不仅成四象、八卦组合,而且环圆周呈对称分布,恰好模拟了每个太阳年之四时八节的周年运动,而成为当时先民用来记日影、授民时的器具。这几类标记组合,都处于只比结绳记数稍有进步的用物件、契刻或简单记号记数的原始阶段, 正好同《尚书·序》关于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记载相对证﹐从而证实这些遗物都以各自呈现出的表达伏羲卦数的原始形式﹐传授着四分历最基本的内容﹐而为证实伏羲八卦为四分历源头和基础之真相直接提供了如山铁证。特别是在距今8500-7500年间的文化遗存中的那些迄今发现最早的规整几何图形,所显露出的中华先民高超的几何作图技能,显然是他们常年不断坚持土圭测影定四时八节、并精心制作授时图予以表达的结果,是他们曾精确测定和记录太阳视运动年周期之4和8个标准时点的数学证明!因此,各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大量遗存的这几大类物证提供了不容置疑的坚实基础,确保我们对中国四分历和阳历的溯源追溯到其最早的源头——贾湖人于公元前6200年前以四象八卦所授之阳历年的四时八节。
正是各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大量遗存的这几大类物证,也正好同古籍有关“筮, 数也”“卦, 筮也”“卦者时也”的记载相对证,从而证实伏羲八卦确是以物件、契刻、图画和最简自然数字所记录的阳历周年四时八节的日影长度;是先民将候气历、候风历发展成阳历的必然结果。伏羲氏族“始画八卦”从距今9000年开始经历了800年的认识进化过程:先民最先是用物件标定四面八方的季风,随后进化到用物件、契刻标记四季八节气候、风候,再后才进化到用对象、契刻、图画和最简自然数来记录四时八节的日影。在此过程中,表达阳历周年四时八节之日影长度的物件、契刻、图画记数向等同的自然数字及其组成的数字卦转变,即具体记数上升为抽象记数,为中国各地先民将其观测日影的感性认识上升为四分历理性认识,提供了共同的理性思维语言、文字和范式;通过阳历在各地的传播和普及,数字卦表达的八卦及其序数,便成为各地先民共同的理性思维语言、文字和范式。正因这些数字及其组合不仅仅是数字,而是表达易学科技、特别是天文历算知识的文字,所以距今8200年前贾湖文化式的五进制数字系统,才有必要发明出来并在南北各地扩散开来,来适应原始农业兴起对阳历的需要,以致这些考古出土的五进制数字符号的时空分布同原始农业兴起遗迹的分布是完全一致的。各地先民将这些表达八卦的数字和数字卦用来发展同其自然条件和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民生实用技术,使阴阳八卦为核心、伏羲卦数为理性思维语言和文字之易学体系的确立、应用和发展,以其为科学范式发展民生实用科技和文字的过程,从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便已经开始,并由此一脉相承、顺流而下、一路领先于世界,直到公元17世纪之前。
以天文历法科技为龙头的中国原科学,从表达伏羲八卦的最简自然数起步,是科学发展规律支配下人类认识进化的必然趋势。依据其揭示的这一科学发展规律﹐恩格斯在其科学发展顺序的排列中﹐将数学和天文学摆在其它学科之前﹐且把数学摆在天文学之前(Engels 1883)。继恩格斯之后﹐几乎所有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大师﹐都以自己的方式从各自的角度强调了科学发展内在的这一逻辑顺序。如大数学家高斯的名言“数学是科学的皇后”﹐就以数学为科学之母的含义强调了这一逻辑顺序。大数学家和哲学家彭加勒(1963)说﹕“自然数是最基本的直观概念﹐显然无需进一步分析和定义﹐就可以十分确实。”正是从以自然数表达的阴阳八卦范式来对自然进行仰观俯察出发,中华先民通过率先摸索出原始四分历而开启向古四分历过渡的历史大趋势,开辟了以伏羲卦为里程碑的直观科技的新纪元。从天文历法科技领域内人类认识进化的逻辑来看,中华先民创建其农业发展所需的阴阳合历的过程,必然依次包括这样三大阶段:先摸索和掌握月亮周期性视运动规律,再摸索和掌握太阳周期性视运动规律,然后将二者相比较从中摸索出能协调其差异的历法。中国阴阳合历的形成和发展正是沿着这样的顺序走完了其历史进程,并为其发展到阴阳干支三合历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因此,中国最早创建和普及阳历的历史过程,确凿无疑的证实了:伏羲八卦是全人类科学最古老的里程碑。
附:《中国史前史第二卷-中国天学史前史》在德国出版
中国史前史第二卷
中国天学史前史:人类与授时工具协同进化十万年史
978-620-2-41410-4
本卷是世上首部以证据链实录的上自10万年前开始记录月相起源,下至秦代前历代王朝以领先世界之天文学和天气学来编制和颁行最完善农历而持续发展十多万年的信史。基于中国史前数据库,追溯在灾害频发的大陆性季风气候下先民与授时工具协同进化的全过程,以其留下的实物证据链和相关文字证据及古籍记载整合成的如山铁证证实:地球上唯一由中华文化原生月相观察起源而持续发展到顶级天学历法科技体系的过程,留下其独创的连续成谱系进化的数学和计算工具、天学观测设施和手段、信息收集-储存-处理-表达形式和手段及语文和逻辑体系,且以其内在逻辑顺序演进成这几个时代:1.距今10万-9000年阴历和物候历兴起;2.距今9000-7500年四分术和阳历发明;3.距今7500-6000年阴历与阳历合成初级阴阳合历;4.距今6000-4600年五行历推行;5.距今4600-4100年阴阳历与五行历合成阴阳干支三合历;6.距今4100-2200年阴阳干支三合历完善和发展。在所有这些阶段中,先民都在不断创造和保持天学历法科技各领域的世界纪录,把中国建设成世界上天文学最早发达国家,并带动其整个科技体系持续领先世界发展到十七世纪。
Authors
邓宏海
Book language
Chinese
Published on
2024-02-24
Publishing house
Number of pages
404
Price (EUR )
€58.80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4-27 21:49 , Processed in 0.033255 second(s), 11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