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世界银行与国际金融组织的霸权

2012-7-3 00:20| 发布者: 远航一号| 查看: 5430| 评论: 0|原作者: 金宝瑜

摘要: 我们不能把世界银行参与中国的未来发展计划,和他的行长老远的跑到北京来发表这个指点中国未来发展的报告看成一件孤立的或是特殊的事件。唯有对世界银行整个组织有所认识,才能认清这个组织的真面目。

国际货币基金的霸权

 

国际货币基金被美国、西欧、和日本资本主义大国当成工具来扩张和巩固它们的经济和政治霸权。这些帝国如何利用国际货币基金来对付第三世界国家?我们可以从石油美元再循环这个具体的例子来了解。在1973-74 年和1978-79年时,石油出口国家两次提高油价,这时正逢资本主义大国在战后面临到的一次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高油价更进一步加重了这次世界性的危机。

 

石油美元再循环与危机的转嫁

 

当时第三世界的石油进口的国家需要更多的外汇来支付石油进口,而且它们的外汇的拮据的问题也来自二次战后的二十年中对进口粮食的依赖。1973-74年间,世界小麦价格因为歉收而高涨,这时增加了依赖石油和粮食进口国家的外汇支出。除此之外,因世界经济进入严重的萧条,导致了原材料的需求的减少和价格的下跌,而第三世界许多国家靠原材料出口为主要外汇的来源,这些国家更因此面临了外汇收入下降困境。外汇支出增加和收入降低,进一步加深了它们外汇短缺的困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的困境却为国际跨国银行带来新的贷款机会。在石油加价后的几年中,跨国银行收下石油出口国家大笔的存款,但是各大跨国企业因为经济不景气,不肯借债投资。跨国银行这时正发愁钱贷不出去,非常欢迎把钱贷给第三世界国家的机会。这些银行派出了大批人员去这些国家兜生意。这些国家在外汇短缺情况之下,跨国银行又把钱送上门来,而且利息又低,它们就借了大笔的外债。

 

贷款给第三世界国家帮助跨国银行找到它们来自石油出口国家新存款的出路。在1974年石油加价之后,仅在这一年中,石油出口国家总共收到680亿美元的外汇,相等于前一年外汇收入的10倍。从1974年到1977年,几个阿拉伯国家即使用外汇给它们的王朝贵族进口了大量的奢侈品(据说包括金马桶),它们仍然无法消耗掉这些由石油出口新增加的外汇,四年中这些国家的国际收支顺差共累积了1,373亿美元,就把这些多余的外汇都存入了跨国银行,跨国银行将钱贷给外汇的短缺的第三世界国家,增加了它们的营业收入。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整体来看,贷款给第三世界国家纾解了资本在流通领域停滞不动的问题,因为这些国家拿到贷款后用来购买石油、粮食和从资本主义大国进口工业品,这才能使这大量美元重新回到世界资本流通的领域。如果这大笔的钱没有贷出去,将会导致国际支付媒介的紧缩,更进一步影响到严重的需求不足。因此,第三世界国家把借到的钱花掉,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了经济危机进一步恶化。对垄断资本同样重要的是,到了70年代初,资本主义大国的经济成长缓慢,垄断资本基地所在国家的资本因此投资意愿低,扩大再生产发生困难。因此,垄断资本必须更进一步到外面去找出路,借着对第三世界国家贷款的方式,垄断资本找到了进入第三世界国家的管道。

 

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二十年中,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在进口替代的策略下实行资本主义。它们对外国资本直接投资有严格的限制。一般在与外资合股的公司中,外国股份都被限制在50%以下。另外,这些国家对来自国外贷款也有一定的限制。到了70年代初,特别是在石油出口国家将石油提价之后,落后国家在急需外汇的情况下,它们没有什么选择,只好放宽了这些限制,世界垄断资本也就借这个机会大量进入第三世界国家。

 

第三世界从国外贷款来支付它们在贸易上的差额,就跟穷人用信用卡买东西一样,它们所欠的债只会越来越多,因为债在本上加利,甚至于利上加利上不断地累积,外债危机迟早都会爆发。根据一个估计,第三世界向外国商业银行的借款总额从 1974 年底的440亿美元,增加到1979 年底(第二次石油加价后)的2,330亿美元,相当于5年前的5倍多 (Volcker and Gyohten, 190 - 191) ,第三世界外债的快速增长就是石油美元再循环的结果。借着石油美元再循环,资本主义大国一方面将危机往后拖延,另一方面将危机转嫁给第三世界国家。从80年代初开始的第三世界外债危机,就是70年代资本主义的危机的拖延和转嫁的结果。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失控又再度引起美元贬值的危胁。1980年,吴克(Paul A. Volcker) 被派任为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理事长,他上台后即着手控制物价高速上涨,他采用货币学派的理论,大幅缩紧了货币流通量,让利率随银根紧缩紧而上升。美国贷款利率达到战后最高点,年利率接近20%。美国利率上涨带动了世界金融的紧缩,世界各国的利率也跟着上升,这时美国和其它大国的跨国银行马上就提高已经贷给第三世界的款项的利率,更加速了危机的爆发。利率上涨后,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债负担更加沉重。 以巴西为例,贷款利率每上长1%,巴西的每年外债利息负担就增加5亿美元 (Kuczynski, 353) 。而只在两三年内,贷款的利率上升了10%左右,可见因利率上涨如何加重了巴西和其它借了外债的国家的负担。根据摩根信托保证公司 (Morgan Guaranty Trust Company) 的估计: 1982年时,拉丁洲的几个国家,外债负担的沉重可以用支付利息在它们的外汇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显示出来。下面一些数字显示出几个国家的外债利息支付占(商品与劳务出口)总收入额的比例:厄瓜多尔为30%,墨西哥为37%,智利为40%,阿根庭为44%,巴西为45%(World Financial News, 1982 10) 。从 1979 年到 1982 年之间(利率上长的三年中),第三世界的外债总额从2,330亿美元增加到3,620亿美元,增加了55%。到了1981 年时,波兰就已经无法继续支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1982 8月,墨西哥也宣布它付不出当月到期的本金和利息,随后其它第三世界欠债国也连续宣布不能继续支付贷款 ,外债危机就开始了。

 

在利率高涨下,第三世界所欠外债快速增加。第三世界所欠的外债总额的三分之一来自美国商业银行,其它贷款来自德国、日本及其它欧洲商业银行,以及像国际货币基金这样的金融组织。到了80年代初,假设拉丁美洲的三个最大债务国一年不付利息的话,美国最大五家银行的毛利润就下降75%。美国九家最大银行对拉丁美洲国家的贷款,是他们资本额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这些国家还不了债,不但美国最大的九家银行将破产,而且经过连锁反应,将引起更大一批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大国银行破产。1981年时,以美国为主的全世界资本主义金融系统到了崩溃边缘。(Volcker and Gyohten198)因此80年代的这次危机,其实并不是第三世界的外债危机,而是全世界资本主义的危机以金融危机的形式显示出来,而危机的集中点在跨国银行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外债。

 

在这样紧急的状况下,帝国的统治阶级无法直接替它们的银行向欠债国家讨债,但是它们可以借助国际货币基金来帮这些跨国银行讨回第三世界所欠的债,以便挽救资本主义的世界金融系统。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大国赶紧替货币基金融资,它们用国家税收的钱转账给基金,成为这些国家在基金中新增的股份。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要求拨款84亿美元,作为美国在国际货币基金中增资之用。国际货币基金就用来自各大国的新增加的资金贷款给第三世界欠债国,这些国家再用新借到的钱来还它们欠美国和其它资本主义大国跨国银行的钱。结果是钱就从美国和其它国家付税的公民的账户兜了个大圈子,转到了跨国银行。有人说,实际上这些钱从来没有离开纽约巿,只是转了几次帐而已。从表面上看,基金贷款给第三世界国家好像是援助这些国家,但是实际上是拿资本主义大国付税人的钱来解救跨国银行倒闭的危机。当落后国家接受货币基金贷款时,基金就强制它们接受它一整套的结构性调整措施(Structural Adjustment ProgramSAP )。1983年时,有二十几个欠债国家与国际货币基金签定了将债务延长偿还的同意书,同时也签订了基金作为对它们的制裁所开出来的结构性调整款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7-5 03:24 , Processed in 0.01069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