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参考 查看内容

台湾地震震出危楼和资本主义的腐朽

2024-6-6 18:30| 发布者: 春华| 查看: 3500| 评论: 0|原作者: 苏学岭|来自: 中国劳工论坛

摘要: 需要将所有建筑业劳动者组织在一起,停止外包卸责的情况,并透过工会斗争建立完善的工安措施,以及劳权和职安的保障,并为公共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资金。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将不会能承受这些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诉求,为此需要挑战整个蓝绿白资本主义,建设工人政党与工会斗争,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而斗争。 ... ...

中国劳工论坛的原文链接:https://chinaworker.info/zh-hans/2024/05/19/45292/


中国劳工论坛的telegram链接:https://t.me/chinaworkerISA


中国劳工论坛的Twitter链接:https://twitter.com/OctRevolution17

如果有兴趣订阅《社会主义者》杂志,可发电邮至:chinaworker.isa@gmail.com


苏学岭 国际社会主义道路

今年4月3日台湾发生规模6.5地震,这是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至今最大规模的强震,已造成至少17人死亡、上千人受伤。这不仅是天灾也是人祸,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容许建商在危险断层盖楼炒卖,阻挠防灾限建措施拉低总体房市,任由基层民众暴露在地震风险中。

靠近震央的花莲灾情尤为严重,已有3栋大楼倒塌,天王星公寓大厦倒塌更导致1名住户死亡。这些大楼位于米仑断层带,如同台湾许多活动断层都不适合居住,但至今只有九二一震央车笼埔断层带限建。

一名前中兴工程顾问社防灾研究员曾坦言,公布断层带总被建商视为找麻烦。与此同时,全台许多房屋被震成危楼,至少230栋被政府公告限制进入,住户需要另寻居所,但花莲县政府把灾户安置到旅馆仅3个月,且补助款多流入旅宿业老板口袋。

全国性的安迁救助金,花莲却有一户三口的单亲家庭因未设籍而无法请领,新北市等地方政府更称只有设籍者才能请领。现实情况是,许多租户希望设籍却被屋主拒绝,只因为屋主违法逃漏漏,这种黑市占总体租屋市场近9成。此外,许多实际居住的屋主也因此面对房贷和房租的双重负担。地震更进一步恶化普通群众在资本主义下的住房困境。在全台空屋率9.33%的情况下,多数空屋如果被公有化并通过居民民主控制,本能用作公共住宅和灾民安置,而非囤房投机的商品。

新北市政府声称放宽容积率限制是为了重建房屋,因此这是“服务灾民”的措施。但实际上因为财团垄断了建筑业,只在有利可图时建商才考虑复建民房。被列为危楼的山海观社区等多栋公寓大厦更有房仲业者趁机低价收购,企图重建赚取价差。可见资本家只想趁此发灾难财,而非考虑灾民死活。

资本主义下建商对于人命的漠视,除了殃及地震灾民、也害死许多贫困低薪的营造业工人。营造工程业单日工资常常仅有1000元(台币,下同),职灾死亡率更是骇人听闻,去年平均每2.4天就死1人(当中许多是移工),并已酿成去年5月建商“兴富发”的吊臂砸中捷运酿成1死10伤等悲剧。在工地现场,大型统包建商往往将泥作、绑钢筋、钉模板等工项外包,来规避对于整个工地的职安和工安责任,以减少开支榨取利润。

今年初营建业股市上涨程度超过台积电,其中的建商“润隆”去年净利77亿元,该公司还只是属于大型建商的子公司,足见建商暴利。去年8月一篇报导所揭露的,2018年以来,来自建商的政治献金,民进党至少收了7397万元,国民党至少3758.5万元,民众党至少1991万元。可见蓝绿白只会共同维护建商和资本家利润至上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个制度注定无能为基层民众带来防灾、住房、职安等社会危机的真正出路。

国际社会主义道路认为,为了让地震灾民得到真正安置、并提供基层民众可负担的住房,必须要大规模投资安置及医护设施。灾民和居民需要由下而上建立民主的救灾委员会,公平分配灾物及灾款予受难者。

我们需要向富人大幅课税,来支持这场住宅改造计划。然而富豪建商将不会接受,所以我们需要进一步连结到营造业和相关产业的工人斗争,并将本外劳团结组织起来,要求将建筑相关产业以及金融银行业公有化,交由基层居民和工人阶级民主管理。如此我们将能将闲置空屋充公用作社会住宅,同时兴建安全耐震的公共住宅,与公共托育、长照、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才能能有效阻止房地炒作金融链,以及草菅人命的建筑工程。

这需要将所有建筑业劳动者组织在一起,停止外包卸责的情况,并透过工会斗争建立完善的工安措施,以及劳权和职安的保障,并为公共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提供资金。然而资本主义制度将不会能承受这些根本解决问题的关键诉求,为此需要挑战整个蓝绿白资本主义,建设工人政党与工会斗争,为一个民主的社会主义而斗争。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6 17:25 , Processed in 0.009997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