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经 济 查看内容

中国集体农业再评价

2012-9-1 01:34| 发布者: 玉表| 查看: 8256| 评论: 1|原作者: 布拉莫尔|来自: 人文与社会

摘要: 三十年前关于中国集体农业似乎有了定论,这一定论在今天以各种各样的"常识"、"据说"、"好像"、个体见证的形式存在,成为很多人不假思索的思维定式。布拉莫尔多年从事中国农村和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他著作中的这一章集三十年来中国集体经济研究之大成,多方位地评价集体经济的成就和失 败,以翔实的数据进行论证,但又不简单地迷信数据,而是对各数据背后的方法论和技术处理都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价。 ... ... ...

因此反对集体农业论点远远缺乏说服力。进一步地,如果我们考虑到灌溉面积的扩大和农业研究体系的发展所具有的功劳,那么集体农业的将得到更积极的评估。印度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因为在印度提倡集体农业而常遭嘲笑,但是来自中国的证据将比所谓的常识更加令人矛盾。

 

八、结论

毛时代后期的农业没有失败。这期间农业产出的增加速度与人口增加速度相当,这是一项非常值得称赞的记录。然而这样的表现并不符合党的期望,也没有达到其最热烈支持者的要求。

失 败则部分地是由于集体农业的天然性质。这证明了要重新一种能够动员农村劳动力的适当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困难的,实际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只有缓慢的提高。出工 不出力是毛时代后期中国集体农业中的普遍现象。在任何对集体农业的评价中,我们都不能忽略集体农业不得不对迁徙自由的压制,而这是所有人权中最基本的一 项。

尽管如此,关于集体农业的文献不断地夸大了集体化的缺点而贬低了其价值。集体农业的价值是很丰富的。中国农民在毛时代后期完成了空前 扩大的灌溉体系,这奠定了机械化和有效地引入高产杂交品种及半矮杆品种的基础。正因为如此,毛时代后期的农业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尽管劳动生产率很 低。更重要的是,回到家庭农业阻碍了中国的发展,因为通过防止偷懒,家庭农业提高了一定时间内投入农业的劳动力数量,而这期间经济发展需要为工业化释放剩 余劳动力。可以肯定的是,尽管80年代和90年代释放了一些农业劳动力,但是更大块的农田作业可以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总体上来说,中国集 体农业产量和劳动生产率的缓慢增长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败有更大关系,相反跟集体组织中的固有弱点本身没有很大关系。毛时代后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受到了国 际约束的强烈影响。中国在国际上被孤立,并受到美国和苏联对其国境的威胁,这都迫使毛采取了防御性的工业化战略。对毛来说,党和中国人民不能够再回到20 世纪30年代被日本控制的情况。中国已经在1949年站起来了,就不能再跪下去。

出于这些民族义务,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防御性的 工业化需要资金,唯一的资源来源就是农业部门。其结果就是国内贸易转而不利于农业,以控制工资商品和工业原料的价格,这样就给工业部门带来了利润,使其能 够进行再投资。在这一过程中,化肥生产和其他关键性的农业投入被忽略了,而即使有这些物资,贸易的条件设置使得农业部门也无力购买。中国农业被自身的资源 所阻碍。然而,正是农业在70年代没有获益的事实导致不可避免的低工资和低劳动意愿。农业上的高产出不会带来实质性的奖励,到毛逝世时,很显然已经不再能 激励生产者,他们除了获得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外所剩无几。只有通过最高层的努力,同时借助中国自己农业研究体系生产高产良种,这些基本需求才能被满足。

虽 然如此,中国在1978年已经站在了农业革命的边缘,集体农业应得到最大的褒奖。到70年代末,战略威胁已经减小,提高相对的农产品价格和加大工业投入的 供给变得可能了。其结果就是罕见的农业产量的跃升,而这跃升的大部分是在1977年到1982年的集体化-而不是在家庭农业-的情况下完成的。即使废除集 体化后,集体化的影响依然可以感受到。如果没有70年代完成的灌溉工程,80年代和90年代的产量持续增长是不可能的。

 


[1]本文原题为"集体农业",是Chris Bramall(克里斯·布拉莫尔)的著作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Routledge 2009)中的一章。译文由巫爱金、何俊杰、严海蓉校对。

4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远航一号 2012-9-1 03:52
很好的文章,资料、内容详实,相当程度地论证了社会主义农业的优越性,值得重点推荐。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7-7 19:34 , Processed in 0.010871 second(s), 13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