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学习园地 查看内容

滠水农夫:红色网友《星期讲座》学习体会

2011-12-7 11:15| 发布者: 滠水农夫| 查看: 1083| 评论: 1|原作者: 滠水农夫

摘要: 从10到11月,应武汉红色网友们的要求举办了一期《星期讲座》理论学习。《星期讲座》连续利用8个周末的时间,分为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批判现代修正主义四个专题,由四位分别作了辅导报告,大家边学边议,结合实际进行广泛交流探讨。

滠水农夫:红色网友《星期讲座》学习体会

 

1011月,应武汉红色网友们的要求举办了一期《星期讲座》理论学习。《星期讲座》连续利用8个周末的时间,分为唯物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批判现代修正主义四个专题,由四位分别作了辅导报告,大家边学边议,结合实际进行广泛交流探讨。

就我个人通过参加这次《星期讲座》学习,有几点体会较深。

一、采取《星期讲座》的学习方式,把一个地区的红色网友组织起来开展学习活动,在武汉市是第一次。记得魏巍同志在临终嘱托同志们的遗言中,就有一条是讲现在主客观条件还不具备,各地可以先采取理论学习班、研讨班的形式,团结起来,待革命时机成熟,一个学习班就是一个革命组织(大意如此)。这是老革命家经过深思熟虑对我们的最后嘱托和教导,这次举办学习班正是一次很好的践行。举办这次学习班丑牛等同志付出了很大努力,作了精心选题,分别从哲学和政治、历史与现实、正面和反面几个方面简要概论了马列毛主义的基本理论,几位讲课人也作了精心准备,讲解生动有色。但毕竟时间有限,还只能是一种入门,正如丑牛同志所说,这只是一个起点,教给大家的主要是一种学习理论的方法和态度。是啊,这个起点实在不容易,有了起点就有了开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的火种薪火相传,终会形成燎原之势。

二、参加学习的同志们积极认真,都把它当成一种自觉行动。参加学习的同志们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因为学习活动本身不带任何功利,只是共同的理想和志趣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所以能够畅所欲言,把自己心里的话毫无保留的掏出来,这种场和恐怕平常是很难见的。对于我个人来说,参加学习,眼前如同看到来自社会生活的另一面、更真实的一面无情地展现在面前,那种震撼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正如丑牛同志关于韩德强的评价,只会坐在书斋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深入工农大众的生活,必然会脱离现实。中国现在缺的不是左派知识分子,也不是起来斗争的劳苦群众,而是缺少能够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觉悟了的、理论武装起来的工农先进分子。毛主席领导的革命事业能获得胜利也充分证明这是一条真理,然而我们的知识分子很多自己都没有觉悟,与劳苦大众似乎有天然的鸿沟,他们不去检讨自己,反而对群众没有信心。所以当今的中国,既具备理论头脑,又能深入群众的人太少了,像丑牛、认真理同志式的人太少。丑牛同志作为省报高级记者,算是一个大知识分子,还是一位老革命家,几十年如一日不脱离群众,与群众战斗在一起,多么不容易啊!其实从参加培训的人们中也看得出来,有的人自己衣食无忧,对国家内忧外患的现实也不满,他们退休没事做,收集材料,进行一些研究工作,也出了成果,但感觉到主要是为了消遣时光,当然他们做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但那种激情、那种投入、那种真心诚意是不能相比的。就是在那些亲身投入维权的人们中间,也存在着很多糊涂认识,大多数只占在个人的立场上出发,还没有上升到阶级的整体意识,甚至给人以参加集体维权最后成了为自己个人捞好处的感觉。在资本家分化利诱面前,只要个人的利益得到保障就达到目的,把收卖不当成很见不得人的事。这也证明整个斗争仍处于一种低级的自发阶段,还没有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毛主席当年说党内真正懂马列的极少,到如今恐怕就更少了,就是有一点马列基本修养的也是凤毛麟角,所以从大家的争论中就看得出来,有的基本问题、基本是非概念还很模糊。这也证明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

三、实际上学习的过程也同时是一个思想沟通的过程,交流经验的过程,互相支持激励的过程。思想沟通一方面是理论认识的沟通,对理论的理解和深入,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开扩眼界,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一些社会现象并指导实际斗争。另一方面是情感的沟通,参加《星期讲座》学习的同志大多数是受压迫、自身权益受损害、奋起维权的人们,有城市拆迁利益受损的、有被“黑监狱”残酷折磨的、有军转争取落实待遇的等等,几乎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有的甚至是血泪史。大家从社会的各个角落终于走到一起来,不再是仅仅独自悲怜、孤独的抗争,而是有了一个共同平台,相似的被压迫被剥削的经历,使人们的心更容易联系紧密,那种朴素的阶级情感也就在此油然而生。我想这种沟通相较前一种沟通更为重要,劳动人民只有走出个人的狭小的圈子,获得更多的来自同一阶级的人们更多的认同,才会结成情感的纽带而最终团结起来。

在交流过程中,很多同志都能举出生动的案例,比如说有的人讲到维权要讲究策略,抓住对方的弱点不放。有的人说要利用法律武器,又不能完全迷信。有的人说既要大胆大干,又要善于保护自己。还有的人谈到将维权的人们按照《共产党宣言》的要求联合起来,经常学习互相鼓劲,加强团结,不被分化瓦解。大家边听边学到经验,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启发,也可以用自己生动的事例给别的人提供借鉴,还有可能使大家一步步从交流而联合,形成更大的联力。

劳动人民最需要的是什么——联合,敌人最害怕的是什么——无产者的联合。所以劳动人民只有联合团结起来斗争,才能赢得胜利维护自己的权益。黑监狱事件连发9个公告,揭了武汉的盖子,当局只能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不正是联合团结的力量吗?若单凭个人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吗?只怕早就被一个个又抓回了“黑监狱”了。因此,无产阶级左派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制胜的保障,一步步扩大我们的队伍,孤立那些政府的败类,让他们最终陷入群众斗争的汪洋大海。大家在一起学习交流,就是一个联合团结的新起点,革命同志互相鼓励、互相支持,身上流淌着同样的热血,那种同志情、阶级爱,不正是激励我们继续战斗的巨大动力吗?

四、牢记老革命家的循循教导,深入工农,学习理论,坚定信仰。老革命家在最后的学习小结中教导我们,要学习哲学,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去观察社会,指导实际斗争。其中他就用生动的量变到质变的观点,剖析了当前革命形势和斗争,从揭露“黑监狱”、到反对非法拆迁维权,从工厂改制维权到军转干部维权,每一次我们看到也许只是很小的一点胜利,但每一次胜利就显示我们的力量进了一步,对方的力量削弱了一步,一点点强大自己,一点点削弱对方,最终到达临界点,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那些败类的强大,自己的弱小,从长远发展的趋势看,一个最终会走向胜利,一个最终会走向灭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同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只有不断的量变,才能促使质变,这每一次量变的获得是要付出艰辛努力才行的,今天的斗争是为长远将来的胜利作准备、铺平道路,是要有人作出牺牲的,即使他们可能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革命从来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而是交织着血与火的斗争,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老革命家把眼光放得很长远、很长远,洞悉了未来。那种浓浓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八十多岁的老人啊,放着优厚的生活条件不去享受,却甘愿与下层弱势群体、工农大众为伍,心里时刻装着的是人民的苦难,把自己一生无私地贡献给人民,毫无所求,一生战斗不息,一位真正的战士,被一些工农民众称为“真共产党!”听着老人家的讲话,对同志们的循循教导,寄予的殷殷希望,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而眼睛里却有湿润的感觉。多么可亲可敬的老人啊。

虽然参加过数不清的学习活动,然而也许只有这次学习将永远在我心里留下难忘的印象。我想如果十年后、二十后再回忆今天,又会是怎么样呢?

岁月流逝,革命信仰永不倒。

 

                                作者:黄河

                                                                      2011-12-5

1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清风子 2011-12-8 20:23
很好,支持老勇好文章,向老革命家古老致敬。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7-1 01:53 , Processed in 0.01155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