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理 论
订阅

理 论

论社会主义过渡(4)
应同志们的要求,红色中国网将把斯威齐与贝特兰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完整的贴出来。这场讨论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是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高潮。这场讨论里包含的很多火花,实际上代表了20世纪毛主席等一批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进行的最深刻的探索。对于我们来说,有宝贵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线索。 ... ...
2012-3-10 23:21
少批评李老,多自我批评
高山美的'从李成瑞同志对张宏良同志的批判中吸取教训,学习毛泽东思想'通篇是批评李老,没有一点自我批评,哪是‘吸取教训’?对此,我有不同看法,和高山美网友商榷。
2012-3-10 10:52
论社会主义过渡(3)
应同志们的要求,红色中国网将把斯威齐与贝特兰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完整的贴出来。这场讨论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是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高潮。这场讨论里包含的很多火花,实际上代表了20世纪毛主席等一批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进行的最深刻的探索。对于我们来说,有宝贵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线索。 ... ...
2012-3-9 21:08
中国——必须复兴科学社会主义回到毛泽东时代
改革开放中使中国走上复辟资本主义道路,国务院作出了许多重大决定,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造成了很多严重后果。问题是,所有这些都是个人行为吗?国务院搞成了“独立王国”了吗?都没有经过中共中央的决定和授权吗?对国务院这些工作,中央是同意呢?还是不同意的呢?要使中国不再在复辟资本主义、半殖民主义道路上继续深陷下去,必须纠正这条资产阶级错误路线。 ...
2012-3-9 20:30
洋教师爷的来龙去脉
洋教师爷的来龙去脉 世贸佐利克成了中国‘改革’‘顶层设计’的设计师,做出了20年的改革设计。中国‘改革’是中国自己的事情,属于国家主权问题,外国不得参与干涉,从黎阳‘还是看看佐利克自己怎么说’提供的情况,原来这个主权是被出卖的,是内部出卖主权和外部侵犯主权的狼狈为奸。 1,修正主义遮遮掩掩,佐利克倒很坦白 ‘“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心协力,里应外合,并肩战斗,共同对敌,终于产生了一个伟 ...
2012-3-9 18:31
驳张木生
“新新民主主义”模式,是最近以张木生同志为代表提出的一种意见。据说,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支持。 看到网友批评张木生拾人牙慧的文章后,我才知道1996年李延明同志曾写作《新民主主义论纲》,已经提出“我国社会事实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003年林炎志同志强调要驾驭资本主义的文章,我当时就关注过。对比现在张木生的观点,我觉得李、林的文章远胜过张文,而且,基本观点是并不一样的。 ... ... ...
2012-3-9 15:52
理解李老,开展积极的路线斗争
理解李老,开展积极的路线斗争 李老90多岁高龄写出长文批评错误观点,难能可贵,令人敬佩。凭他丰富的政治经验,绝不是一时意气用事,其矛头所向不是指向宏良本人,而是在于端正左派路线,路线的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岂能等闲视之?说明了李老在原则上的坚定性,又积极参加了乌有主持的反对国企私有化的老干部座谈,并积极发言,说明李老在具体问题上是支持宏良的,这正反映了李老既坚持原则又注意团结的品格。 ... ...
2012-3-9 13:14
要从实际出发,左翼不能窝里斗 
左翼分歧,一直令人关切,虽然是正常的。想不到李成瑞同志会写出批评张宏良同志的文章,感到十分沉重。这事发生在一位坚守马列的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与一位影响极大的左翼战士之间,非同小可,觉得有些话如骨鲠在喉,还是说出来为好。
2012-3-9 03:29
伟大的理论与伟大的策略——读李成瑞文有感
张宏良同志优点不少,讲话不用稿,身体不算好,带病到处跑。缺点是脾气大、理论差,不学习,爱讲话。如能发扬优点,弥补缺点,不失为一位好同志。所以看到一个同志的缺点时同时要看到他的优点,不可偏废一方。
2012-3-9 00:32
论社会主义过渡(2)
应同志们的要求,红色中国网将把斯威齐与贝特兰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完整的贴出来。这场讨论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是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高潮。这场讨论里包含的很多火花,实际上代表了20世纪毛主席等一批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进行的最深刻的探索。对于我们来说,有宝贵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线索。 ... ...
2012-3-8 09:25
重庆的错误是没有与极左划清界限
红歌被文革派推到全国,暗含有文革符号,促进了极左思潮发展,组织化甚至暴力倾向,实践证明的确如此。这样引起沿海地区和知识界,公务员企业家中产阶级不安,害怕文革思潮死灰复燃。如果不是王自我爆炸,极左倾向发展起来将对中国产生极大危害。我去年警告他们,文革是历史悲剧,再搞就是历史闹剧。 ... ... ... ... ... ...
2012-3-8 00:26
论社会主义过渡(1)
应同志们的要求,红色中国网将把斯威齐与贝特兰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完整的贴出来。这场讨论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末,是世界革命和中国革命的高潮。这场讨论里包含的很多火花,实际上代表了20世纪毛主席等一批最优秀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进行的最深刻的探索。对于我们来说,有宝贵的价值,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也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线索。 . ... ... ... ...
2012-3-7 07:34
论资本主义复辟
世界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斯威齐在60年代末期,总结苏联和中国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对比了苏联的修正主义和毛主席的文化革命之后,精辟的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今天读来,依然能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上世纪社会主义遭到的巨大挫折。
2012-3-6 15:20
岂能把‘雷锋精神’和‘毛泽东思想’都装进孔孟之道的框子里? ... ...
岂能把‘雷锋精神’和‘毛泽东思想’都装进孔孟之道的框子里? 田辰山的‘雷锋精神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时代精神’实际上是把‘雷锋精神’和‘毛泽东思想’都装进孔孟之道的框子里。 1,怎么能把体现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道德的雷锋精神和封建吃人道德等同起来呢? ‘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仁”的观念’ “仁”是奴隶制文化的核心,是孔孟之道的核心,鲁迅先生说过,中国历史的每一页上都写满了‘仁义道德’四个字,但从字缝中看 ...
2012-3-5 17:03
批评文章两则
读了李民骐的这篇文章,充分感到了他的“现实主义精神”,更感到他浪漫空想得不可思议,这当然是一种机会主义。不过,他们倒是真正在支持着大官僚大资本统治阶级的狗咬狗内斗。
2012-3-5 08:58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6-26 16:48 , Processed in 0.030214 second(s), 5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