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报刊荟萃 查看内容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种怪物?

2018-4-2 23:06| 发布者: 龙翔五洲| 查看: 3415| 评论: 0|原作者: 师小千|来自: 察网

摘要: “精日”是具有高度组织化的群体,在一段时间里组织了一些令国人感到愤怒的事件,其危险性不得不令人警觉。可以说,“精日”已成为中国一大社会公害,不正确处理这些流毒,祸害的将是整个中华民族。

2.日本对华意识形态渗透

日本发达的文化产业在“精日”的成长道路上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是其动漫产业为代表,在对华意识形态输出中占据关键位置,而且其目标群体主要为世界观未完全形成的儿童与青少年等国家的未来。

文化产业作为软实力成为左右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窗口。与武力输出相比,文化输出对人的影响方式较为隐蔽,潜移默化,细水长流,不易察觉,一旦发觉已中毒不浅,就像温水煮青蛙,越陷越深,日本将此称为“日本魅力”。

1956年,东映动画公司成立,日本动漫走上了产业化道路。80年代至90年代,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动漫产业迅速成长,并同新兴的游戏业结合。21世纪初,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动漫产业由内容产业转化为文化立国之本。日本将承载日本价值观的文化打造成文化产业进行对外输出,并被当作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予以特殊支持,并通过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和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日本文化产业的对外输出在政治动机与经济动机的双重动机下使然。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种怪物?

日本在1995年确立了“文化立国”的发展战略,日本历届政府对此付出了实践,在政策上扶持,在法律上保障,在财政上支撑。日本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可以改善日本国民的生活质量、促进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还可以以此来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增加日本的世界影响力”。1996年7月,日本文化厅正式提出《21世纪文化立国方案》;1998年3月,文化政策促进会提交了《文化振兴基本设想——为了实现文化立国》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振兴文化的六大课题。在立法上,2001年,日本国会通过了《振兴文化艺术基本法》。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种怪物?

2002年2月,时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在其施政演说中指出,“要将研究、创作活动的成果作为知识产业加以战略性的保护和应用,加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将它作为国家目标,通过召开知识财产战略会议予以确定”。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日本明确将音乐、电影、动漫等文化产业与技术、工艺、名牌产品等并列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种怪物?

2015年8月,据日本共同社称,日本外务省向自民党递交总额达756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05亿元)的2016年度预算申请。“考虑到围绕领土及历史认识问题与中韩两国僵持不下的局面,此次预算申请把重点放在向国际社会展示日本‘正确姿态’的外宣工作项目上”。再加上日本情报机构的秘密经费,日本用于对华意识形态渗透的经费是一笔巨大资金。

据报道,此次申请额比2015年度初始预算多出10.4%。预算申请继续提出外宣战略,列出在海外扩充日语教育项目、推进青少年交流等具体措施,用以在各国培养配合海外的“知日派”。这一则被报道出来的信息仅仅只是日本外宣战略的冰山一角。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日本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文化产业强国,也是亚洲文化产业发展最快的国家。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电视剧、电影、音乐、动画、漫画、游戏等文化产品活跃在中国银幕上。应当说,日本文化产品的渗透、扩张,深刻的影响和促成了“精日”的形成。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种怪物?

在日本强势文化产品的进攻下,中国文化产品处于守势。中国的“80后”、“90后”、“00后”们,从小接触的是日本的文化产品,尤其以日本动画、动漫及游戏为代表。这些携带日本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将日本人的礼貌、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本式英雄的正面印象深深嵌入到他们的精神世界,优点被不断放大,像一副望远镜般覆盖一个人的眼界,最后在精神层次构筑出一副由日本文化符号组成的基准世界,进而实现精神控制。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种怪物?

经常听年轻朋友们聊他们看过的日本ACG(动画、动漫、游戏),几乎人人都能说上几句。正如一位网友所讲,“我们反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反对日本右翼对待历史的态度,但是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日本动漫该如何反对,它们已经成为我们成长的一部分。”从这个网友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文化产品的渗透之深。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种怪物?

与日本文化产品的表现相比,中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市场上充斥着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注重量不重视质,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人民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自信心,为随之涌入中国的大量日本文化产品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最新评论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5 16:21 , Processed in 0.011241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