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中国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红色中国网 首 页 红色春秋 查看内容

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第一卷第四章)

2023-5-16 04:04| 发布者: 井冈山卫士| 查看: 6664| 评论: 1|原作者: 李晓鹏|来自: 转载

摘要: 朱元璋从来不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相反,非常引以为荣,动不动就跟人说:我当年在庙里当和尚的时候、我当年在大街上要饭的时候……如何如何。以此来教育臣僚和儿孙们要理解民间的疾苦。

三、发动群众

 

 

朱元璋不仅杀人狠,还很重视“发动群众”,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他立了一条最特殊的规定:普通百姓只要发现贪官污吏,就可以把他们绑起来,送京治罪,而且路上各检查站必须放行。如果有人敢于阻挡,不但要处死,还要株连九族!

 

老百姓有这样的特权,这是一个以往任何统治者想都不敢想的政策,但朱元璋就是这么规定了,不仅规定了,还不折不扣的执行。

 

在《明大诰》的《县官求免于民》一篇里,就记录了农民赵罕晨将县主簿汪铎等几个官吏捆绑押送进京的案件,最终结果当然是“犯事”官吏被杀。

 

而在《大诰·民拿下乡官吏》中,则记录了常熟县农民陈寿六等将官吏顾英绑至京城面奏的案件。在这起著名的案件里,朱元璋不仅杀掉了被绑进京的官吏,还特别警告道:有对陈寿六进行打击报复的,一律族诛。而且以后陈寿六真有过失,也只有朱元璋本人有权审问他——陈寿六堪称当时的天下第一农民。

 

朱元璋这个招数,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但后有没有来者呢?有。不仅有,而且这个后来者做的比他更激进、更大胆、更彻底。

 

这个人就是毛泽东。

 

朱元璋只是把发动群众作为反腐败的一个特殊手段,实际执行的案例只有很少几个。而到了毛泽东那里,“放手发动群众”成了解决各种问题的经常性手段。不是发动一个两个,而是搞全国性的群众运动。打土豪分田地,要发动群众;搞社会主义改造,要发动群众;反腐败,要发动群众;搞文化大革命,打击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更是让群众起来夺权造反,天下大乱。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这就是毛泽东的豪情壮志。相比之下,朱元璋在发动群众方面,就要小气的多了。但毛是工农革命领袖,而朱是古代帝王,他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石破惊天了。

 

作为大一统国家的开国领袖,朱元璋和毛泽东是出身最贫寒的,汉高祖刘邦虽然也出身平民家庭,但在造反之前已经当上了亭长,是正科级干部。还有就是只做了七年皇帝就去世了,中间还在不断的带兵打仗,没有来得及系统的制定国家政策。只有朱毛二人是真的底层造反起家,而且当了二十年以上的最高领袖。他们做事情,就有一个很大的共同点: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政策直接诉诸底层群众。他们觉得只有底层的老百姓才最能理解自己的苦心,也不害怕底层群众发动起来以后会造成混乱。

 

在向腐败的官僚体系宣战的过程,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都学习他编写的《大诰》,还规定每个乡镇都要举办专门的讲课点来讲授《大诰》。家里有人犯罪的,如果能够熟知《大诰》中的案例,就可以减一等判刑;反之,就要罪加一等。总之就是要保证他的反腐败精神能够传达到普通老百姓那里去,达到家喻户晓的目的。而在文化大革命当中,《毛主席语录》也是人手一册,“反帝反修”的革命思想传遍神州大地。

 

朱元璋宣讲《大诰》的目的,不是为了神话自己,让全国人民崇拜他——《大诰》里面没有吹捧其文治武功的内容,全是刑法案例——而是为了形成一种贪官污吏人人喊杀的局面;同样,毛泽东同意林彪等人搞“个人崇拜”,把他的语录做成“红宝书”,也不是为了过一把皇帝瘾,而是为了实现他改造中国官僚主义传统的政治目的。这个问题,我们在后面讲到“文革”的时候再细说。

 

 

四、官不聊生

 

 

在朱元璋的治下,大明朝就成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官不聊生”的朝代。

 

朱元璋对官员很刻薄,甚至可以说很凶残;但是对老百姓却很宽厚。明朝的农业税收,是历朝历代最低的,严格按照“三十税一”的比例来征收农业税。这个比例只有在“文景之治”的时候被执行过,后来基本都是十五税一或者十税一。而且朱元璋还动不动就下令减免某些地方的税赋。

 

朱元璋时代和“文景之治”的区别就是:“文景之治”啥事都不干,任由地主豪强扩张势力、兼并土地,朱元璋则是逮着一个杀一批(不是逮着一个杀一个⊙﹏⊙老朱在屠杀贪官豪强方面属于战斗力爆表的类型)。

 

在这种情况下,官员的生活就很惨了。贪污会被杀掉,不贪污,由于国家税收很少,给官员发的工资自然也很抠门。一个县令的工资就是一个月900斤大米,这个水平大概相当于宋朝县令工资的一半。也是历史上官员俸禄最低的大一统朝代。

 

那这个工资到底是不是低得官员们必须要贪污受贿呢?

 

有人按照粮食价格来折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大概就相当于两千多块钱。这点钱要养活一家五六口子人,是肯定不够的。但这种算法不合理,因为粮食作为基本生存物资,一旦完全够吃以后价格就会直线下跌。在只能勉强维持温饱的古代社会,粮食比现代社会“值钱”得多。

 

我们用一种更复杂的方式来算一下:

 

一个县令一年的工资是10800斤大米,当时的土地亩产是平均不到150斤,生产这些大米需要72亩土地

 

后来毛泽东回忆他的家庭的时候算过一笔账:“我家有15亩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60担谷。一家5口一年共吃35担——即每人7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25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7亩地,这样我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

 

一担大概等于100斤,谷子打成大米大约要损失30%的重量,毛泽东所在的晚清时期亩产有所上升,大概每亩200斤。一家五口一年要吃35担谷子,就是3500斤,就相当于消耗2450斤大米,人均490。一个月大约40斤。一斤大米的热量大概是2000卡路里,相当于正常人一天消耗的热量。汉朝边防军的军粮是每天一斤半小米。青壮年男性吃的多一些,小孩老人和女性吃的少一些,所以一家人平均下来一人一天一斤米是够吃的,一个月就是30斤,剩下的10斤应该是用来换作肉类、蔬菜等其它家庭用度。

 

也就是说,一个县令,要养活一家五口人,只需要花费他工资的大概五分之一多一点(2450/10800=22.7%)即可。

 

当然,这是非常省吃俭用的生活方式。假设毛泽东的父亲不想积累财富,全年的粮食都用到家庭的吃穿上,那么应该可以过上还不错的生活。这只需要消耗4200斤大米即可。相当于县令工资的三分之一多一点(4200/10800=38.9%)。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里面有个很著名的“恩格尔系数”,就是一个家庭在食品方面的开支占家庭收入的比例。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非常富裕。

 

也就是说,按照朱元璋定的工资标准,一个县令只需要花费工资的38.9%就可以让五口之家吃饱吃好,属于“富裕”。而毛泽东的家庭当时实际花费了60担中的35担,也就是58%的收入在食品上,刚刚进入温饱线——比较符合当时中国农村中农家庭的实际情况。这也能从侧面看出,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中国古代的生活水平,是基本靠谱的。

 

换而言之,一个县令不用下田劳动,在办公室里办办公务,就能赚到两个半中农家庭的全部年收入,全家吃饱吃好。如果能够注意节约,省下钱来买田买地的话,退休以后回家当一个地主富农是没有问题的。在朱元璋看来,这个标准定得一点也不低,而是相当可以的。因为他是贫农出身,这个工资够他们家全家六七口子人累死累活干上好几年了,怎么能说低呢?

 

但是,在官员们看来,这个工资标准就太低了,低得让人没有活路了。官员们是通过读书考试进入仕途的,属于人才、精英,社会地位又高,怎么能跟农民一样的吃穿用度呢?农民过年才能吃一回肉,官员家庭天天都要吃肉才行。农民可以衣衫篓缕,官员必须衣服光鲜整洁;家里还要雇佣人,办公还要雇佣书吏、幕僚,这些都要钱,都属于基本开支。光这些一年的工资就不够。还有官场上的交际,那就更不用说了。

 

朱元璋跟官员们的认识差距,可以称之为阶级意识的差异——工资够还是不够的问题,站在不同的阶级角度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

 

阶级意识这个东西,主要包括两个部分:阶级感情和阶级认识。前者,就是你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问题;后者,就是你的出身环境决定了你能认识到、了解到哪些情况。

 

朱元璋虽然当了皇帝,但他还是站在贫苦农民的立场来想问题,他所能了解到的日常生活,就是底层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帝国制度下,要当好一个官员必须面对哪些具体而复杂的问题,他是不知道的。因为他没有当过官,不晓得当官也有当官的难处。他所能看到的世界,就是一个官员压迫老百姓的世界,那些官老爷们都很威风、也很腐败。所以,要求他们过一过跟农民差不多的生活,杀一杀他们的威风,在朱元璋看来就是完全应该的。

 

也就是说,不管在阶级感情还是阶级认识上,朱元璋都是从农民阶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反,站在读书人、士大夫的立场来看,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像赵匡胤,他出身军事地主家庭,虽然未必是大富大贵之家,但从小吃穿不愁,也不用学习耕田放牛。在他看来,县令这种官员,就应该过跟他小时候差不多的生活才对。而且他是一步一步升官升上来的,当过刺史、节度使,后来做到相当于宰相的位置。然后发动兵变夺取了政权。所以他相当了解做官的辛苦,知道官场上的那些“潜规则”有多么复杂。一个普通官员要在官场中生存发展,收点钱那是难免的,如果不在本人工资之外去搞点钱,用来应酬同事、孝敬上司,他在官场上基本就混不下去。收钱之后能把本职工作办好,不过分贪婪挥霍,就算是好官了。

 

所以赵匡胤制定的国策,就是给官员很高的俸禄,把大家养的舒舒服服的,而又不必承担太多的责任。这必然导致一个结果,就是农民的负担很重,过的很辛苦。他是站在官僚阶级的立场来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所以对底层人民的疾苦,考虑的就要少一些,或者说也缺乏理解这个问题的生活体验和基础知识。

 

朱元璋每逢新进入官场的年轻官员上任,都要亲自召见,跟他算农业生产的帐:“你看你的俸禄,是多少石大米,折合成谷子是多少,要生产这些谷子要多少亩地、要多少农民辛苦干一年。然后这些谷子农民要交给国家,还要挑着走多少里地,来回走多少趟,多么多么辛苦。所以你不要嫌工资少,你一年的工资已经是农民们全家干多少年的收入了。”

 

这些帐,到赵匡胤那里,肯定是一笔糊涂账。他不可能知道得像朱元璋这么清楚,估计也没有兴趣去搞清楚。

 

[1]〔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12月版,第105106页。

 

 

 

五、山头之争

 

 

除了反腐败,朱元璋要做的事还很多,其中就有一件很特殊的任务:协调好开国功臣们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会打仗的人,不一定会做好官;反之亦然。建立国家之后,论功行赏。而最大的赏赐就是官位。立下最大功劳的肯定是武将群体,但是又不能让这些武将们来治理国家,必须使用文官。结果就是:功劳大的人不一定能掌握实权,掌握实权的人在战争时期可能只是一个小官小吏。这里面就会产生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必须要靠皇帝来协调。

 

朱元璋起家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 人才班底,一是淮右军事集团,一是浙东士人集团。淮右地区就是淮河中下游的那么一块地方,主要是在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附近,朱元璋也是淮右地区出身,所以后来喜欢自称“淮右布衣”。那地方的特点就是穷,不识字敢拼命的英雄好汉比较多,跟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大部分都是从这个地方来的;而浙江一带商业发达,出文人比较多,等朱元璋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很多文人谋士来投奔他,也形成了一股势力。

 

统一中国以后,这个淮右集团和浙东集团两个“山头”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淮右集团势力大、革命资历老、武将多;浙东集团文人比较多,资历比较浅。

 

在封官的时候,朱元璋比较注意照顾山头,把宰相的位置给了淮右集团中功劳最大的李善长,位居百官之首;而把御史中丞的位置给了浙江集团的首领刘伯温,主要负责监察文武百官。相当于一个当总理,一个当纪委书记。封为公爵的人全都是淮右集团的,而刘伯温只得了一个伯爵,比公爵低了两个档次[1]。表面上看淮右集团占优,但是在下面的政府执行层面,浙东集团占了优势:重要的文官职位都被浙东集团占据——因为他们就擅长行政工作嘛。淮右的将领们大多只是得到了丰厚的赏赐和爵位,而政府实权则主要由浙东士人掌握了。

 

显然,淮右集团对这样的安排不会感到满意。因为天下是他们打下来的,是创业集团;浙江的那些文人基本都是朱元璋已经成气候了,他们才来投靠的。凭什么让这些人掌握实权?

 

很快,丞相李善长和刘伯温就爆发了冲突。李善长的一个亲信犯法,他自持军功想要为亲信免除惩罚。但刘伯温坚决不同意,最后不仅没有免除处罚,还把这个人给杀了。李善长大怒,就动用淮右集团的势力不断的攻击刘伯温,让他的工作无法开展。刘伯温被逼的没办法,只能辞职。

 

朱元璋虽然给李善长面子,同意刘伯温走人。但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知道里面的利益斗争。所以仍然继续让浙江集团的人物来接替刘伯温的位置。

 

接替刘伯温的人叫杨宪。这个人是搞情报工作出身,负责帮助朱元璋刺探敌情和监督将领会不会谋反的。他手里掌握了很多人的“黑材料”。这个人以前很老实,朱元璋想要了解谁的情况,他都客观公正的禀报。显示出非常良好的情报人员职业操守。

 

李善长既然用不正当的手法赶走了刘伯温,浙东集团当然要反击。搞情报的杨宪显然是最佳炮手。在刘伯温的幕后操纵下,杨宪搞了很多李善长的黑材料,通过各种渠道向朱元璋反应。

 

朱元璋本来非常信任李善长,把他列为开国第一功臣,时常把他比作萧何——帮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第一功臣。但经不住杨宪各方面的小报告,加上对李善长逼走刘伯温一事不太满意,就任命杨宪为副丞相,制衡一下李善长的权力。

 

可惜的是,杨宪毕竟是搞情报工作出身的,让他负责整人、监督、举报很合适,真的做行政决策就不行了。当了副丞相以后立马变得专横跋扈起来,利用手里面的权力处处与李善长为难,打击淮右集团势力,提拔重用亲信。让朱元璋非常不满。

 

在这期间,李善长故意放任杨宪在背后拆自己的台,默不作声。让他放松警惕,犯了几个很要命的错误,然后抓住证据狠狠的告了一状。朱元璋大怒,直接就把杨宪给杀了。

 

——李善长到底在朱元璋面前告发了什么事情,让朱元璋竟然立即下令处决副丞相这样的高官,谁也不知道,历史上也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我们只能说,李善长不愧为朱元璋的首席谋士,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人命,不给对手任何机会。

 

整死杨宪之后,李善长的权势达到了顶点,百官谁也不敢与之对抗了。但朱元璋对他的不满也与日俱增——因为在收拾刘伯温、杨宪的问题上上李善长拉帮结派、争权夺利的意图太明显了。

 

李善长对朱元璋还是很畏惧的,杨宪被杀之后不久,他又下了一步自认为很高明的棋——以生病为由辞去丞相的职务。推荐他的同乡胡惟庸来接替自己。

 

胡惟庸是一个纯粹的文官,没有带兵打仗的履历,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干上来的,行政能力组织能力很强。在李善长看来,由这个老乡兼亲信来当宰相,既可以保持自己所代表的淮右集团的势力,又不会让朱元璋感到有威胁,而且胡惟庸也确实能把政府的日常政务处理好,可谓“一石三鸟”的好计。

 

但这个看起来完美无缺的计划,却最终把他自己害死了。

 

-----------------

[1] 古代封爵位的次序是:公、侯、伯。子、男。明代爵位只有三个等级:公、侯、伯。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刘伯温被封为诚意伯。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意识形态 2023-6-9 17:30
这就能把老朱和老毛共情了

查看全部评论(1)

Archiver|红色中国网

GMT+8, 2024-5-7 18:36 , Processed in 0.037585 second(s), 12 queries .

E_mail: redchinacn@gmail.com

2010-2011http://redchinacn.net

回顶部